俄罗斯当代农村小说的乡土情结
2022年06月27日 10: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7日第2435期 作者:史崇文 季明举

  俄罗斯文学向来具有关注农村和农民生活的历史传统,19世纪有斯拉夫派的乡村生活特写、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列斯科夫的农村风俗小说,以及托尔斯泰专为农村儿童编写的故事读本等,20世纪上半期有肖洛霍夫的哥萨克农民小说、普里什文的乡村自然日记等,其基本调性是表现俄罗斯农民生活中的苦难和农民身上的宗法观念,挖掘农民的优良道德品质,体现出浓郁的乡土情结和厚重的道德传统。作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农村小说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乡土情结,延续了俄罗斯文学关注普通人道德风貌的传统。

  侧重刻画农民典型形象

  俄罗斯当代农村小说以别洛夫、阿勃拉莫夫、舒克申、拉斯普京、阿斯塔菲耶夫等人为代表。广袤的俄罗斯原野、农村的现实问题、普通农民的生活、传统风俗与生活方式等是其主要的聚焦点,其中心主题是在20世纪中后期现代化不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弘扬俄罗斯传统文化,呼吁人们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俄罗斯当代农村小说家们普遍认为,经过长期的历史和社会演变,在俄罗斯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存着历史文化传统,农民身上不时体现出俄罗斯人的传统性格和道德面貌。因此,他们创作的农村小说往往侧重体现农村的情况,集中刻画历史变迁中的农民性格,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劳动、人与土地的关系,抒发对农村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尊重,表现出对俄罗斯人传统美德的颂扬,具有鲜明的俄罗斯传统文化色彩。

  俄罗斯当代农村小说的核心内容是塑造俄罗斯农民的典型形象,展示普通农民视角下的俄罗斯传统生活方式及其价值。例如,阿勃拉莫夫在小说《普里亚斯林一家》中描写了“卫国战争”期间,伏尔加河上的一个小村落别卡申诺的日常生活,展现出战争的残酷性及自然环境的恶化让农民生活艰难。由于青壮年男性都上了战场,留在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儿童需要承担起全部工作,他们竭尽所能地相互帮助,人们的良知得到张扬,彼此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这部小说艺术地展示了劳动人民的精神之美和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也表现出战争中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肩撑起大后方,开辟了特殊的劳动“战场”。舒克申的短篇小说《乡下人》《怪人》《能工巧匠》等,刻画了一系列阿尔泰边疆区农民的“古怪”行为,这些“怪人”身上都具备老实、直爽、善良、忠厚等优秀品质。可他们一旦脱离熟悉的农村、土地、家园就会惶惶不安,在社会变动和陌生的城市文明中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拉斯普京的作品,如《告别马焦拉》《活着,可要记住》等,故事大多发生在西伯利亚地区的乡村,主人公大多是“旧脑筋的老太太”,她们把一生献给土地和劳动,安于贫穷、乐善好施、勤恳朴实。她们对俄罗斯古朴村落逐渐消失、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以及农村年轻人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疏离感到惋惜。这些淳朴真实的农村生活图景和栩栩如生的农民典型形象感动了无数读者。

  赋予农民和土地特殊精神意义

  在俄罗斯当代农村小说中,农村(土地)和农民(传统文化化身)被视为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社会根基和文化命脉所在。小说家们借助一个个感人的农民形象来颂扬善良、博爱、坚忍和无私等优良品德。阿勃拉莫夫笔下的别卡申诺农民们为了“家”而勤奋劳作,家、土地和村子是他们生命的根,是每个人的“故乡”。农民们特别是农妇们的劳动环境是恶劣的,他们的内心是苦闷的。尽管如此,坚忍的农民仍像“兄弟姐妹”一样在集体劳动中互相帮助,展开劳动竞赛,在严酷的战争年代成功地撑起了后方。“兄弟姐妹”体现了团结一致的精神,“兄弟姐妹”是亲人,是一家人。“家”是人们的根、是人们的支柱。在拉斯普京的小说中,为了建造水电站,马焦拉岛上的村庄要被洪水淹没,人们不得不与老屋和旧物告别,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虽然与村庄依依不舍,但为了家族、民族的延续,“老太太”们却仍然愿意为水电站劳动。她们坚信,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家和劳动才是生活的根,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扎下根。在作家看来,广袤的农村大地是俄罗斯发展的根基,淳朴的农民是俄罗斯发展的推动力,传统文化是俄罗斯发展的精神动力。

  俄罗斯当代农村小说不仅揭示了艰辛的农村生活和农民当时的处境,还讲述了生存的意义,阐释了人的责任,揭示了自然和生命的美好、人世间的善与恶,呼唤人们保持善良本性。在俄罗斯当代农村小说家的笔下,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农民的态度都是积极的,他们的精神是自由的。这些代表着传统道德价值的农民的存在,能够帮助人们净化心灵,让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

  俄罗斯当代农村小说不单单是以农民和农村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赋予了农民和土地以特殊精神意义的创作。它所聚焦的道德伦理标准、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阿勃拉莫夫曾说过:“农村——是俄罗斯的深处,是我们的文化成长和繁荣的土地。”农民和农村问题仍然是很多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应珍惜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的自然环境。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