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文化沃土发展中国电影理论
2022年05月30日 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30日第2416期 作者:本报记者 班晓悦

  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电影是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力量。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电影理论体系建设,推动新时代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26日,“电影理论体系建设与中国电影学派研究”论坛在线上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电影艺术的前沿理论与中国电影学派的构建思路展开深入研讨。

  传承艺术传统 创新理论体系

  自1905年我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起,中国电影人就踏上了求索之路。百余年来,中国电影的创作与研究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并未形成完善的电影理论体系,以及被世界明确认知的中国电影学派。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表示,20世纪30年代,电影评论家王尘无就提出要建立中国电影的评价标准,随后多位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些有价值的理论阐述,为我们今天探讨电影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电影学派提供了宝贵经验。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倡议“发展和夯实中国电影学派”,并于2017年成立了“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由此开启了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及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

  虽然学界对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及中国电影学派的诸多问题还存在争议,但中国电影人已达成一种学术共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贾磊磊表示,这一共识源于我们对民族、国家、人民电影的共同关怀,所有理论争鸣都将在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中殊途同归。在饶曙光看来,“中国艺术传统”及“中国特色”,是中国电影学派一贯关注的焦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两个议题有更广泛的拓展空间。

  中国电影理论体系的构建不是单向度的,而是诸多议题之间网状勾连、不断迭代,在搭建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结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亚奇认为,中国电影理论体系需要紧密联系广阔的中国电影市场、实践应用,并立足本民族特色,结合政策、社会、技术等力量,形成更加完整、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扎根文化沃土 观照社会现实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电影理论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养分,为当代中国电影发展提供指引,使中国电影之花愈加繁盛。

  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基本处于引进、选择、吸收西方电影理论的阶段。不可否认,西方电影理论有近两个世纪以来发展成熟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为支撑,在系统性、完整性以及方法的严密性和多样性上,很多有益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但中国电影要在世界上拥有更大影响力,必须扎根中华文明的实践沃土。

  “和”的思想孕育了我国先民的审美取向,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饶曙光表示,中华民族因“和”而绵延千年,中国电影因“和”而蓬勃发展。基于此,他提出“共同体美学”理论,以文明互鉴的包容性思维促进中国电影发展。如2019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就带有典型的“共同体美学”色彩。该电影成功之处在于呈现了与西方不一样的价值观与想象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中国农耕文明的印记,但又超越了农耕文明的思维。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陈犀禾看来,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深入了解人民的生活,观照社会现实。以2017年上映的电影《十八洞村》为例,影片在展现十八洞村迷人乡土气息的同时,直面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并成功塑造了一个真实、立体、有着典型中国人气节的主人公杨英俊,真实展现了他在面对扶贫政策时从困惑到积极响应的心路历程。

  数字技术与跨学科研究作用凸显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应用与跨学科研究在中国电影理论体系和中国电影学派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看来,科学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对电影的传播和接受形态有着重大影响。21世纪以来,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明显加快,特别是数字技术代替了胶片技术后,电影和科技的关系更加密切,加之互联网的介入,电影正面临着全方位的变革,新美学、新观念、新思维、新问题层出不穷。

  陈旭光认为,电影本身具有跨媒介、超媒介的复合性,这决定了电影理论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跨学科趋向。同时,电影也具有文化性、娱乐性、审美性,让观众通过观看电影,培养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是电影“润物细无声”的最好方式。

  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主办,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协办。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