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符合中国儿童发展的语言指标
2022年05月27日 07: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27日第2415期 作者:贾红霞 刘楚群

  语言是儿童实现信息互动、融入社会最重要的通道和支架。儿童语言的发展蕴含和展现了其认知、社会、思维、情绪、个性等领域的成长状态。在儿童发育过程中,语言理解和表达会显现出具有年龄特点的典型指征,被称为语言发展里程碑。这些里程碑要素是评估和判定儿童后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儿童养育者和教育者能够据此观察、监测和评估儿童全面发育水平。

  我们需要立足中国语言和文化特征,搜集和整理中国儿童发展语料,包括儿童与养育者互动、儿童口语表达、儿童阅读、儿童书面表达等方面的多模态语料。在儿童语料库支撑下,梳理各年龄段听说读写的里程碑要素,形成语言要素评估体系的“学术蓝本”,构建符合中国儿童发展的语言评估量表,创设中国儿童养育互动语言行为指标体系。这两类量表有利于将儿童全面发展水平的监测和衡量标准化,及早发现儿童早期发展状况中的问题,改进养育者的语言输入和互动策略,促成儿童的全面发展。

  构筑具有中国语言文化特征的指标体系。研究表明,3个月的婴儿就能够区分不同语言的元音、辅音、语调、音高和音量,有能力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不同民族儿童牙牙学语的时间大致相同,但从大概6个月开始,就会受到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影响。语音方面,英语儿童对音高没有特殊感知,但汉语普通话儿童对声调比较敏感,6—9个月就形成了对声调的特异性感知,12个月就可以区分阳平和去声,20个月能够表达阴平、阳平和去声,24个月即习得了四个声调。词汇方面,汉语儿童学习使用称呼语很重要,因为儿童很早就需要判断人物的性别、亲疏关系、长幼关系来称呼对方,但英语儿童用“Hi”和名字就能满足称呼需求。在词汇类别上,英语婴儿很早就能够理解和说出客体名词,而行为动词在10个月前并未产生;但汉语婴儿很早就习得行为动词,甚至13个月前就多于客体名词。在词汇习得时间方面,英语儿童人称代词的发展比汉语儿童要迟缓。汉语儿童在18个月左右就习得了“我”,24个月能正确区分“我”和“你”,36个月能够正确使用“他”。英语儿童在30个月时还会出现人称代词主格的错误,第三人称的掌握也比汉语儿童要晚。汉英儿童掌握人称代词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英语人称代词系统较为复杂,有多种格和性的变化,而汉语没有语法形式的变化。语法方面,5岁的汉语儿童使用被动句的频率明显高于英语儿童,因为汉语句子习惯于把受事作为主题放在句首位置,这对被动结构的习得起着铺垫作用,而英语句子的主语一般是施事。

  构建符合中国儿童发展的语言指标,既要考虑不同民族儿童语言发展的共性,更要考量中国语言文化的时代背景。中国儿童语言发展独有的家庭输入格局,形成了中国儿童发展的独有特征,是不可复得的“语言实验室”,对儿童语言发展和全面教育具有独特的世界意义。

  构建适应年龄特征的儿童听说读写发展指标。儿童语言听说读写不同表现形式,与儿童的生理和认知发展是整合互动的过程。儿童书面语读写能力以口语听说能力为发展基础,并由于其需要激活更为复杂的神经网络,调动大脑听觉、视觉、语言、注意力、记忆等多种功能区域及区域间的协作,因而将进一步影响和促进口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是决定儿童学业成就的必备学术能力,早期读写萌发的监测和评估是预防学业失败的关键介入措施。

  儿童听说读写的发展历程均具有里程碑要素,可以通过这些要素构建以年龄为脉络的语言互动发展指标。如6个月前的儿童里程碑表现为:“听”,能通过目光、声音、身体动作等与他人进行交流;“说”,开始发出清晰的元音和模糊的辅音,也会有不太清楚的元辅音组合音;“读”,喜欢把书籍咬在嘴里,能够在视觉上聚焦于书中大而明亮的图片;“写”,对成人的书写动作和内容感兴趣。12个月儿童里程碑表现为:“听”,能听懂指令性语言和一些感兴趣的事物名称,并做出动作或声音反应;“说”,语音语义相结合的表达性语言出现;“读”,撕咬和拍打书籍,能够拿住书籍;“写”,玩弄或啃咬笔或类似于笔的事物。24个月儿童里程碑表现为:“听”,能够理解听到的大多数话语;“说”,可以进行双词组合;“读”,能够通过封面识别熟悉的书,指出和命名书中熟悉的人、物或动作,回忆简单的故事情节,能够识别社区中的符号和标志;“写”,会使用绘画来代表书写。36个月儿童里程碑表现为:“听”,能够很好地理解脱离语境的话语,开始理解心理感受的语言;“说”,能够说当时和过去语境的简单句;“读”,能将口语语音与文字相结合,理解故事中的图片是相互关联的,并识别书籍中的熟悉文字;“写”,通过涂鸦来书写,表现出书写的样子。

  创设中国儿童养育互动语言行为指标体系。儿童早期科学的养育照护和语言互动行为,能有效地影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儿童健康、运动、认知发展指数,增加亲社会行为和同理心,减少儿童行为障碍、心理抑郁的发生。母亲语言输入与儿童所习得的词汇类别比例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需要创设与儿童语言发展指标相适应的养育互动语言行为指标体系,帮助养育者认清教育的具体行为指征,以达成家庭自觉渗透的早期教育效果,为中国家庭切实提供行之有效的语言教育指导。

  儿童家庭养育互动语言指标体系需要坚持“以儿童为本”,尊重和接纳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教育行为。如新生婴儿就表现出对歌声和女性声音的关注,特别专注于母亲的声音,也可以分辨成人针对自己的高声调和夸张的“儿向语”,而对哭声、噪声则表现出烦躁和不安。因此,针对新生儿的家庭养育语言行为,需注重以母亲为主,用温柔低沉的声音与婴儿互动,积极回应婴儿的哭声,用摇篮曲、浅显儿歌安抚婴儿。12个月儿童在听说读写方面均有了相应的发展,养育者需注重增加复杂语言的输入,扩大词语量,提供形象鲜明、色彩鲜艳、材质各异的书籍,提供类似于笔的事物,使儿童建立涂鸦表达的愿望。24个月的儿童,养育者需要注重与儿童的深入交流,加入过去和将来情境的话语,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愿,培养儿童识别环境文字和标识,亲子阅读中帮助儿童建立图画之间的联系,鼓励儿童认知和使用各种书写工具,用涂鸦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法。36个月的儿童,养育者与儿童可以探讨心理感受,谈论过去或将来的话题,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建立文字意识,识别熟悉的文字,鼓励儿童扩展自己的涂鸦表达,逐步过渡到符号化书写。

  总之,学龄前是儿童各领域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儿童发展的语言指标能够帮助养育者观察和监测语言发展的常态或非常态进程。中国儿童养育互动语言行为指标体系能够规范和指导养育者的语言教育言行,共同推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学前儿童语料库建设及运作研究”(19AYY010)、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儿童空间范畴表达发展的跨语言研究”(16YYB0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开放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