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早期音声档案数字化成果
2019年04月29日 09: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29日总第1683期 作者:本报记者 项江涛

  4月23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项目组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中国最初录音”项目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会学者围绕早期录音的介质保护与数字化建档、珍贵录音档案的共享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见证“中国最早的录音”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馆长艾伦·伯德特围绕该馆的历史和馆藏、“劳弗特藏”的数字化建档成果、“中国最初录音”项目的缘起和进展等话题,全面介绍了“中国最早录音档案”的建设思路和内容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

  伯特霍尔德·劳弗为德裔美籍人类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通晓汉语及十多种东亚语言。劳弗有关藏语和西夏语方面的著作,如《藏文书写的缘起》《藏语中的借词》《西夏语:印—汉语文学研究》等,至今仍是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必读之作。

  1901—1904年,劳弗主持了“雅各布·希夫中国考察项目”,该项目旨在收集“能代表中国习俗、信仰、工业、生活方式的实物”。劳弗在这次考察过程中所收录的大约400卷蜡桶唱片,已被学界公认为“中国最早的录音”。1908年,劳弗正式入职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并于1908年和1923年两度重返中国进行实地考察。因而,其后期的调研成果包括采集到的实物大都收藏于该博物馆。

  劳弗录音档案“回归”中国之路

  2018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正式启动“中国最初录音”项目,旨在将劳弗录制的400卷蜡桶录音进行出版。这批录音资料于1961年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转存于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成为“劳弗特藏”,并于2017年进行了数字化建档。与此同时,该项目还计划对配套的104张照片、7500件实物及田野笔记作出评述和详解。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印第安纳大学传统音乐档案馆将联合中美两国历史学、民俗学、音乐人类学、语言学领域的专家,共同完成制作英汉双语版的档案试听网站,同时出版一套画册和CD,纳入劳弗所采集的照片、田野笔记以及音响资料的注释等。

  长期从事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学者魏小石提出,相比于同时代录制于中国的零星录音资料,“劳弗特藏”堪称是一宗系统性的记录档案,其中不仅包括了丰富且互为关联的音乐种类,而且有着较完整的配套图文资料。“劳弗特藏”以数据归集方式保存了20世纪初期流存于中国的十余个乐种和多种方言的口头表现形式。其中,在上海的录制部分(1901年),记录了当时吴语民歌、滩簧戏等多种传统体裁的存续状态,足以让人重归那个年代上海滩精彩的民间曲艺氛围。北京部分(1902年)大多录制于现场表演,部分唱词在后来存世的曲艺资料中实属鲜见,展现了小调民歌(如孟姜女调、五更调)被纳入京津地区曲艺表演中的早期面貌。

  伯德特表示,我们希望中国学者和其他受众能够通过“劳弗特藏”了解劳弗所做的工作,了解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也希望将来能与更多的中国学者和民间人士展开共同研究。

  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交流现场播放了劳弗于1901年在上海录制的孟姜女小调、滩簧戏、秦腔、京剧片段,1902年在北京录制的鼓词、时调、民歌等。结合“劳弗特藏”的录音、实物、图片资料和田野采集记录,与会学者讨论了当前早期音声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会议当天适逢“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田青和人民音乐出版社电子音乐中心主任黄志鹏一同带着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音响档案珍粹项目成果《世纪绝响——阿炳传世乐曲》和《丝桐神品——古琴》两套专辑与会,丰富了讨论的话题。田青认为,音声档案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音乐研究所首任所长、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就曾用钢丝录音机记录下幸存于乡间陌野的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当属国内音乐学界最早的田野录音档案。随后,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收藏的传统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寺庙音乐等来自中国50多个民族、长达7000小时的录音档案,于1997年以“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为名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该名录的文献遗产项目,其中就有阿炳创作的传世名曲《二泉映月》。在回顾和讨论早期中国民间音乐田野采集的学术历程之后,学者们结合中外相关的口头遗产建档实践和既有田野经验,围绕音声档案的田野技术、内容识别、信息著录、内容管理,以及数字知识产品的生产、获取及共享的可能性路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首席专家巴莫曲布嫫强调了文本研究朝向音声表达的学术趋势和形成跨学科合力的必要性。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项目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主要应用于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数据采集、汇交、整合、质控、审编、获取以及共享的标准体系,以促进数字资源向知识本体的转化,完善数字化、数据化和网络信息化的专业研究环境。巴莫曲布嫫表示,探讨数字人文资源的建设、获取及共享机制,就势必要为跨学科研究的互补性合作提供空间并搭建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认为,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例,随着其代表性传承人的离世,很多传统已经在当地找不到相应的音声表达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手段为我们重新了解这些传统表现形式提供了便利。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