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互联网时代高校课程
2019年04月29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29日总第1683期 作者:本报驻波士顿记者 侯丽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互联网海量信息面前,传统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受到挑战。怎样的课程设置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科技人才?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改变评估方式

  近年来,高校课程设置的变化往往伴随着对学生学术水平评估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评估方式以知识测试为主,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此种方式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学术水平,更无法准确预测学生今后在职场上的发展潜力。因此,西方学界也一直呼吁高校进行学生学术水平评估方式革新。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教育学教授菲利普·皮埃蒂(Philip Piety)建议,改变传统的学术水平评估方式,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及辩论能力、坚持自己研究兴趣的能力和预判事件发展方向的能力等。

  美国劳工部在相关报告中提出学生必备技能包括:识别、组织、计划和分配信息的能力,与其他人共同合作的能力,捕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理解复杂系统的能力和利用多种技术进行工作的能力。对此,美国密歇根大学教育学教授戴维·科恩(David Cohen)表示,美国教育从未实现真正的教育目标,学生在校园里获得的知识并不能适应在未来社会更好的发展。以阅读和写作为例,其主要目标是让人们获得批判性阅读能力、说服能力和增强逻辑能力等,但阅读、写作和逻辑是一种属于智力层面的能力,有时学校很难去评估,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进行引导。学校的教学活动应以提高学生的智力能力为主,而不仅仅是达成既定的阅读目标。

  激发智力潜能

  美国西北大学学习科学(leaning sciences)教授艾伦·科林斯(Allan Collins)针对西北大学毕业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希望高校课程设置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一是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二是利用不同媒介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三是不同领域的逻辑推理能力;四是对于复杂事件具有多角度调查研究的能力。这一调查涵盖了数学、语言、历史、艺术等不同专业,调研反馈显示,学生希望课程设置不仅仅聚焦在事实(fact)、技巧(skill)、信息(information)层面,而是能够更好地开发与塑造适应新科技时代发展要求的智力潜能。

  科林斯以历史学科为例,认为虽然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对历史上的重要时间和事件进行记忆十分必要,但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当下的互联网检索系统可以协助人们获取大量事实性信息,课堂教学无需再对此占据大量时间。与此同时,这也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即如何让学生在海量历史信息中寻找历史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世界格局。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比单纯要求学生进行知识记忆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科林斯认为,分清课堂内外的不同教育重点和倾向非常重要。互联网大大提高了知识的获取效率,如果课堂教育的内容无法与学生从课外获取的知识相区别,那么学生会很容易对课堂教学产生疲倦。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应更加重视互动与启发性。

  科林斯提到,互联网带来了社会层面的复杂性,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更加多元。面对公共政策、健康管理等,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人们很难只从一个角度去理解相关问题并得到一致的判断。因此,如何让持有不同见解的人进行合作,也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增强学生自我满足感

  在成为“未来人”的过程中,学者对于如何从教育中获得自我满足和幸福感给予了更多关注。

  科林斯认为,不管学科差异如何,教育应该培养人们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例如,“零工经济”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不同以往的工作方式,选择零工经济的人们需要面对法律问题、财务规划甚至时间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挑战。如果教育能够教会人们理解及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人们在处理工作和生活问题时会更加游刃有余,也会获得更多的自我满足感。

  “慕课”的产生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重要补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与政策分析教授理查德·霍尔沃森(Richard Halverson)表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容易把学生的兴趣从原来的课堂之上引到课堂之外。例如,学生可以在“慕课”中获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知识。霍尔沃森强调,发现个人兴趣和目标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学校不应阻碍学生的兴趣发展,传统的无法照顾不同兴趣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而互联网从更多元角度给了人们满足自身知识需求的机会。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教育学教授米歇尔·克诺贝尔(Michele Knobel)表示,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强调人们对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的利用能力,这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目标,而对数字媒体的利用可使人们更好地获得满足自身发展的条件。例如,通过不同媒体获取商业信息,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社会资源的交换等。

  (本报波士顿4月26日电)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