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琳·曼宁 受访者/供图
■路易斯·德·米兰达 受访者/供图
■丹娜·亨里克森 受访者/供图
后人文主义又称后人类主义,是近年来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的高频关键词,但广大读者对其意涵的认识依旧不甚清晰。应当如何理解后人文主义这一概念?后人文主义思潮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是什么?后人文主义研究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课题?就上述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该领域的专家学者。
反思并超越人文主义传统
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伊琳·曼宁(Erin Manning)向记者介绍,最晚自启蒙运动开始,将人置于万物之上的倾向就已出现,且这一倾向在西方社会更为明显。到了全球资本主义社会,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种观念驱动的。然而,在后人文主义视角或超越人类范畴的视角下,人们开始从生态角度去认识世界。这也就意味着,当谈论文化、哲学、环境等问题时,我们并非从以人为中心的视角展开讨论,而是以动态环境为出发点。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科学史与思想史系学者路易斯·德·米兰达(Luis De Miranda)对记者表示,后人文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后某某主义”式学术话语体系中较新的成员,一个更准确形容其通用含义的替代性词汇是后人类中心主义。人文主义通常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科学工程建设联系在一起,并传达出这样一种思想:人类的能力,以及超出自然力的技术掌控力,使得人类高居于有特权的操控者位置,与非人类世界相区别。后人文主义则是对以下事实在伦理层面的再发现:人类和非人类实体(既包括人类以外的生物,也包括机器、网络、思想等混合实体)一样,都只是地球发展进程的组成部分。在米兰达看来,如果用中国的两大思想传统作类比,人文主义更接近儒家思想,后人文主义则与道家思想异曲同工。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领导力与创新学副教授丹娜·亨里克森(Danah Henriksen)同样提及后人文主义对人文主义的反思与超越。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可以把后人文主义看作一种超越传统人文主义理念的思维方式。人文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角色。这一观点长期以来对历史、艺术、文化的发展及人类以何种方式获取知识发挥主导作用。后人文主义在理解知识、认识世界上则有着不同方式。在后人文主义的视角下,人类是世界的一部分,但并不一定是世界的中心,因为这个世界也存在着许多其他实体。后人文主义打破了对人类、动物和技术之间关系认知的界限,并提醒我们应该意识到世界上各类实体的存在并敬畏它们的力量。我们以往会本能地默认人类处于这个星球上等级制度的顶层,但后人文主义以一种扁平化的方式,主张将所有的生物和实体都纳入考量。
从创造力角度理解后人文主义
亨里克森告诉记者,后人文主义对激发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在后人文主义的世界观中,创造力不是只属于人类的领域,它发生在人类、动物、技术等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中。传统上,心理学对创造力的理解大多着眼于对人类,特别是对有天赋或有特殊思想意识的个体的研究。但以艺术创作为例,在后人文主义中,艺术作品可以被视为人类艺术家和非人类主体共同的产物。在技术方面,后人文主义通常会聚焦人类和机器的交汇点。当我们思考创造力是什么以及它如何产生时,会发现人类一直从自然界中获取灵感,或者利用物质世界中的物体、工具和技术。因此,后人文主义认为,这些非人类元素也是创造性过程的一部分。在这种观点下,创造力不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特征,而是人类和非人类元素的结合,从而创造和激发出新的想法或产品。亨里克森提到,在许多土著信仰中,创造一直被认为是人类与非人类元素的互动,在发明、艺术创作等语境下尤其如此。所以,后人文主义在哲学立场的倾向上与这些信仰具有相似性,是对创造力的一种更具包容性的理解。这使得欧美文献中许多关于创造力的描述失去了以往的光彩,也提醒人们需要开辟新思路,超越传统认识。
曼宁在采访中提出,在当前生态环境面临考验的现实背景下,人类如何定位自己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后人文主义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将人类视为世界中心的固有思维,因此,从伦理层面来说,后人文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鉴于艺术总是具有促进思维方式创新的功能,艺术也可以发挥独特的价值。
米兰达对记者表示,他相信,在斯宾诺莎、黑格尔、怀特黑德、柏格森等过程哲学家的论述中可以找到后人文主义的思想源泉。上述哲学家们都认同创造力是全面发展的终极核心,而不仅是对人类聪慧机敏的呈现。要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实际创造过程比精炼后的科学观点中的通行描述更复杂,因为一些在集体历史建构中发挥过效用的因素被省略了。米兰达强调,为了实现更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为了人类社会在哲学意义上更加健康,我们需要摒弃盲目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在人文关怀和认知实践中纳入人类以外的互动网络。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创造性过程,我们需要尊重人类以外的同行者,并正视而不是回避世界的复杂性。
关注后人文主义领域理论动态
米兰达在采访中提到,后人文主义研究领域试图描述这样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是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实体,对所有具有某种形式的能动性的实体,包括动物、植物、类人机器人等,都可以对其能量进行对比和评估。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会与人类和非人类的多种多样的实体相互交织,并处于“创造中的现实”的流动状态中。他提出,其中的每个角色和装置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自身的可能性。后人文主义代表了一种可持续、可更新的思维方式,它尝试考虑整体的平衡,关注系统中所有自然或人为、宏观或微观、丰富多元或单独存在的实体。米兰达建议将其理解为系统中的各类实体都在显示出某种可能性。人的可能性或许源于实现有价值、有目标、哲学意义上健康的生活。动物或植物的可能性或许意味着它们能够在其物种规律的有限范围内尽可能繁殖,并以自然而不是被强制的速度展开这一过程。机器的可能性是由它更新换代的能力和机械系统自由度来体现的。
在这种观点下,一个好的系统是一个能长效最大化所有实体的可能性的系统,这样,系统整体就可以循环再生。如果我们局限于工业革命后长期以来的固有思维,仅在人类(甚至只是人类中的部分群体)和机器中最大化其可能性,从长远来看,人类会面临自然危机,并触发难以预测的与非人类因素相关的不利局面。
关于如何从后人文主义视角来重新理解艺术创作,曼宁表示,在有关艺术互动的理念中,仍然存在把人类作为仲裁者的倾向。如果想避免这种倾向,给予非人类元素更多份额,我们有必要关注环境自身使复杂的系统维持运转的能量。在曼宁看来,这提供了一个前卫的观点:即使一项工作是由人为行动主导的,可在场并发挥作用的不仅是人类自身的能量。这并不是要否定人类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而是去认识其他元素的表达功能,并探讨这种共同构成所产生的集体力量。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