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术研究中跨学科、大规模合作的日益增多,关于论文署名权问题的讨论愈发激烈。近日,美国《自然》杂志对此发表了评论文章,本报记者也进行了相关采访。
亟须更多评价指标
年轻科研人员通常非常重视发表论文,特别珍惜能够在论文中署自己名字的机会。然而,不少年轻科研人员在学术项目中作出了贡献,却没有获得相应的署名机会。这种情况在西方学术界并不鲜见,且不断被年轻科研人员诟病。
当前,国际多数学术期刊都遵循作者制度。例如,按照国际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的相关标准,想要获得作者身份,需要证明自己在撰写论文初稿或在修订过程中贡献了哪些重要内容。这意味着,如果科研人员以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或程序设计等专业化分工方式参与到他人主导的科研项中,其贡献极有可能被忽视。
前不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薛义与其科研小组成员共同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锂电研究的论文。薛义对本报记者称,在科研过程中,很多参与者都会被忽视,其中很多人承担了大量专业化的基础性工作,但因为他们从项目创始之初并非小组核心成员,所以在论文最终发表时,也无法体现他们的参与度和贡献值。
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郭戴维看来,博士生给导师“打工”的现象在西方依然具有普遍性。很多年轻科研人员参与了科研课题,却无法获得成果署名权,甚至对这种现象只是“敢怒不敢言”。如今的作者制度具有合理性,但确实需要更多评价指标来表示对其他参与者的尊重。事实上,很多科研项目都是集体合作,如在医学领域,很多科研项目会招募志愿者参与实验,志愿者第一时间承担了高风险任务,并为科研人员提供宝贵信息,但志愿者的名字从未出现在科研史上。
尊重所有参与者的贡献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亚历克斯·霍尔库姆(Alex Holcombe)近日在《自然》杂志官网发文称,学界必须采用一种新的学术贡献评价体系,用于呈现所有参与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霍尔库姆表示,他在就读博士生期间,教授曾邀请他以编程人员的身份参与一些实验项目,却无法获得成果署名权。他发现,程序员、技术人员经常会在科研过程中被抛弃,导致科研过程无法真正体现所有贡献者的努力。科学研究事业是一项团队行动,人们需要尊重并赞扬那些为科学进步努力奋斗的人。
革新贡献评价模型
为改变现行评价体系,学术界一直在努力。
2009年《自然》杂志出台了一项规定,要求每位作者描述其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贡献。然而,《自然》杂志并没有就如何“描述”各种不同贡献给出标准化的文本模板,所以,作者只能撰写形形色色的非标准化文本来描述自己的贡献,而这样的“描述”显然难以对未来的招聘委员会和科研资助者起到参考作用。
目前,被不少学术机构推崇的是一项名为“信用”的评价模型,就是为更好地量化科研贡献而产生的。霍尔库姆介绍,该评价模型目前能够对“概念化、方法论、软件、项目管理和数据管理”等14种贡献类型进行量化。例如,模型中的“调查”贡献类型包含数据收集,体现了对科研过程中数据收集工作的尊重。
有学者表示,传统上,论文的作者权重会随着论文署名作者数量增加而减少,署名作者越多,每位作者的荣誉权重就会降低。这就造成科研团队会控制署名人员的数量。学术界呼吁,制定差异化、评价功能丰富的科研衡量指标,让每位参与者都获得应有的尊重,从而更加高效地分配科研资源,提高科研产出效率和成绩。
(本报波士顿8月7日电)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