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伴随着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话语空间的极大发展,中国逐渐进入全球话语体系。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哲学和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能够为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中所遇到的很多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也亟须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元素、在全球治理中体现中国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话语体系建设和对外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创新方法手段,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在世界舞台传播好中国声音,离不开外语人才培养,这对高校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多年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表明,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充分满足这一需求,必须大力拓展第一课堂以外的三个课堂的内涵与外延。高校外语社团以其宗旨的鲜明性和活动形式的灵活性已经成为外语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高校社团建设的一支生力军。这些外语社团在提高大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使外语社团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丰富了外语教学模式和方法,并将外语学习的实践性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加强高校外语社团建设,助力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做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手段创新。
理念创新
首先,将外语社团建设视为外语教学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存在的最普遍问题就是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强,尤其是听说能力,“聋子外语”和“哑巴外语”的现象很普遍。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侧重以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为主,对听、说等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视不够。而外语社团建设着眼于语言的实际运用,并通过在社团活动中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进步的快乐,强化学习动机。在外语社团中,学生将自己的外语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各种活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外语社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利于达到外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加强高校外语社团建设是推动外语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
其次,将传播好中国声音当作外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中国声音是否能传播好,取决于国家整体外语能力,这也是一个国家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教育部最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将大学外语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外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可见,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落脚点之一是国家和社会需要。在当前的国家战略和国际环境下,舆论战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我国外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在这一背景下传播好中国声音,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内容创新
首先,以高校外语社团建设统筹四个课堂。第一课堂为课内教学,第二课堂侧重课外活动,第三和第四课堂侧重国内外各种创新创业活动。高校外语社团建设以其实践性,兼具第二、三、四课堂的功能,可以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并作为检验外语教改成果的有效手段,促进教改在全国范围内向纵深领域展开。外语教师可以把部分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互动活动转移到社团活动中,同时布置一些任务型作业。教师在社团中起着答疑解惑的作用,学生是社团的组织者,其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每个人的角色都由学生自主决定。此外,社团活动要有外教的参与,以营造一种必须用外语表达的语言环境,当学生与外教无法有效沟通时,出于交流的需要,学生便有目的地回到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外语社团活动就成为检验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而外语课堂教学成为外语社团顺利开展活动的有力保障,使外语社团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其次,将内外有别的话语体系建设融入外语社团活动中。传播中国声音即对外宣传,要将外宣话语内容与形式的深层辩证关系统一起来。坚持中国文化自信、突出中国价值,是外语社团传播中国声音的内容,亦即灵魂;以目的国受众能接受和愿意听的话语模式传播是形式,亦即载体。外宣话语的核心是以说服为目的,要用受众听得懂、有效果的目的语话语模式进行宣传,要把外宣话语同以往所强调的内外兼顾的话语体系区别开来,提升国家外语能力,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手段创新
首先,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向四个课堂相结合的“学习+实践”转变。实践环节要发挥应有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内涵上充分挖掘潜力,丰富内容,在外延上扩展其活动的范围和空间,强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增强成就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学生把课堂所学内容应用于社团活动,当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无法完成某项外语任务时,他们会有意识地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再通过社团实践检验所学内容。这样,通过四个课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有关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自主决策。此外,要加强各高校外语社团之间的联系,使各高校外语社团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要使外语社团走向社会,与外资企业、翻译社、外语报刊等机构合作,并让学生争做国际活动的志愿者,为学生提供长期的用外语进行社会实践的舞台。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外国文化,用外语推介中国文化、唱响中国声音,更能使学生的外语学习和语言应用面向社会,为毕业后走向社会和就业奠定基础。
其次,外语社团建设和传播中国声音要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指出,大学外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侧重语言技能的掌握,而人文性则突出跨文化能力培养。外宣话语同样不能过度重视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要以受众看得明白、产生共鸣的方式,准确而生动地展示中国特色和中国发展成就,提升外宣推介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进而塑造、维护和提升国家形象。
通过高校外语社团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知外宣规律、精通新闻传播、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眼光的外语人才队伍,切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从而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改课题“基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研究生外语教学改革研究”(JGLX18_1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