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合作视角下的中美关系
2019年08月07日 09: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8月7日总第1751期 作者: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悠然

■会议现场       王悠然/摄

  中美两国在地方层面的交流合作十分广泛,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切实益处。近日,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举行“中美关系:城市和州视角”(US-China relations: The view from cities and states)研讨会,与会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从地方合作的视角探讨了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美国中西部农业生产者充满忧虑

  美国俄勒冈州州长凯特·布朗(Kate Brown)谈到,外国投资对俄勒冈州的经济增长十分重要,该州对对外贸易的依赖度较高,是美国对外贸易依赖度最高的10个州之一,也是将中国视为最大贸易伙伴的4个州之一。农业是俄勒冈州经济增长的支柱,但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该州的农产品外销受到冲击。例如,由于出口审查期延长,某些较脆弱的农产品腐烂变质,给农户和出口商造成严重损失;2018年俄勒冈州冷冻马铃薯产业因出口关税上升损失了2000多万美元。

  美国前密苏里州州长、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兼职教授罗伯特·L.霍尔顿(Robert L. Holden)表示,中美贸易摩擦严重打击了密苏里州等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和制造业。中西部农业生产者十分担忧,如果美国与中国及其他贸易伙伴关系破裂,他们会永久失去这些外国市场。关税冲突对农业部门来说尤为致命,农民的生计与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周期息息相关,如果错过黄金时间,挽回损失的几率非常小;如果连续损失,基本上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文化和教育往来促进友谊

  布朗谈到,除了经济领域,期待能在政治、文化、教育领域与中国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例如,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有一座中式公园——“兰苏园”(Lan Su Chinese Garden),它被誉为“中国境外最正宗的苏州古典园林之一”。波特兰与苏州早在1988年就结为“姐妹城市”,因此“兰苏园”不仅是波特兰与苏州合作的成果,更是两座城市友谊的象征。此外,俄勒冈州在助力中美教育往来方面也很成功。俄勒冈州的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中文课程,并接纳了许多中国留学生。即使过去两三年里美国收紧了签证政策,俄勒冈州的学校录取中国留学生的数量仍相对稳定。

  霍尔顿也认为,文化和教育交流有力地促进了中美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作为将中国孔子学院引入美国高校的先锋人物,霍尔顿对于近来美国关闭多所孔子学院感到遗憾。他在出任密苏里州州长后不久也拜访了一所中国学校,并感受到了中国师生的热情和友好。他认为,在教育方面,中美两国各有所长。他希望,中美两国架起沟通桥梁,这样两国关系就容易朝健康方向发展。

  中美友好符合双方利益

  霍尔顿谈到,如今的美国人也不能完全理解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何出现了这么多问题。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美国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并结交了重要的安全和经济盟友;而今,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下降,盟友关系出现不稳定迹象。这些均令美国人感到慌张。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领导人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而最近两三年美国政府忽然转变态度令很多人费解。事实上,变化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其本质是美国人对于工作和机遇流失(包括流失的可能性)并转移到其他国家感到恐慌,这种情绪和舆论氛围作用于政治并成为政策转向的一个驱动因素。但是,恐惧不能解决问题,中美两国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寻找符合共同利益的解决方案。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表示,从中国对美国投资和出口数据来看,当下中美经贸关系紧张未必会在短期内给美国宏观经济造成明显损失,真正的风险是长期性的。尽管此刻美国经济表现尚佳,但只有在一个开放的、竞争性的、充满创新的外部环境下,美国才有可能恢复生产率增长。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贸易大国,预计在未来10多年里将保持高速增长,这对美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与中国“断联”将明显拉低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中美几乎必将成为接下来10—20年里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两个经济体,增加中美贸易和投资往来将给双方都带来巨大益处。这要求两国以良性方式竞争,在国家安全问题与经济问题之间合理“划界”。相反,如果双边贸易和投资持续减少、两国经济“脱钩”,中美两国以及全球的繁荣稳定都会受损。

  美国国务院全球政府间事务前特别代表瑞塔·乔·路易斯(Reta Jo Lewis)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的中美关系中,应格外警惕一切政治化的趋势,不可否认两国之间不乏意见分歧,但许多问题更适合在特定的、明确的框架下和范围内加以思考、讨论、处理,无论是关乎贸易、金融,还是技术、教育、科研。即使国家层面出现政策波动,中美双方在地方层面的交流合作都应继续下去。

  (本报华盛顿8月1日电)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