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是否能够充分享受我国改革发展的成果,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不仅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也关系到我国乡村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获得感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获得真实、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具体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环境、安全等方面。获得感钝化是人们在当下较为普遍的一种情感体验,情感治理则可以唤醒并提升人民获得感。通过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互动及其过程中情感能量的传递,情感治理能够实现对主体的情绪安抚和心灵慰藉。易言之,和谐有序的情感互动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居民的主观体验来提升其获得感。在由中心向外围扩展的乡村场域中,互动情境涉及家庭、村庄内部、村庄外部等不同场域。基于此,本文将结合课题组在苏北、皖中和鄂东的调查,提出通过不同场域中主体间的情感互动实现情感再生产以提升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中弱势群体的获得感。
家庭内部互动,可增进情感联结。根据社会学家库利的社会群体理论,家庭、邻里、同辈群体等是人们生活中的初级群体。初级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因而是人们最为重要的情感来源。然而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弱势群体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增进弱势群体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结,提升弱势群体的获得感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切入:第一,对于特定的弱势群体,如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资金补助,给予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成员一定的生日、节日或交通补贴等,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第二,通过周期性(或半制度化)对话保证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频率,如村庄社会组织和现代技术手段的适当介入。
村庄内部互动,可强化集体认同。村庄共同体的属性决定了居民利益具有一致性。因而,包括农村弱势群体在内的全体居民均应参与到村庄事务中来。弱势群体参与村庄事务决策的过程,正是弱势群体与村庄内部不同村民之间互动的过程。农村精英的流出对农村发展有负面影响,但却为农村弱势群体参与村庄事务提供了更多机会。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扩大弱势群体的参与来提升弱势群体的获得感:第一,强化村庄共同体,通过鼓励、赋权等方式,让妇女、残疾人、老年人等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来;第二,参与形式制度化,即弱势群体是以群体而非个体的形式参与村庄事务,从而在村庄发展实践中发挥集体力量。笔者在苏北、鄂东的村庄调研中发现,妇女群体在村庄决策中(诸如在村庄范围内实施种植、养殖或刺绣等手工项目)发挥着愈加显著的作用。基于“集体成员权”的行使以及对村庄发展作出的贡献,妇女群体的集体认同得以强化,获得感相应提升。
党群互动,可增强归属感。基层党建是指基层党员为保持我们党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活动,包括党务工作,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增强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增进党员与群众的沟通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弱势群体的获得感。第一,只有党员自身的能力、素质切实提高了,才可能化解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第二,增进党员与群众的沟通。沟通亦要注重策略,以“情”动民,体察民“情”,增进党群关系。在党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增进党群沟通,增强居民的村庄归属感,从而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
个体与社会互动,可提高生活满意度。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体现于需求强度的增加,更体现于需求维度的多元化。当前,为农村弱势群体提供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可有效弥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罅隙,提高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满意度,提升他们的获得感。第一,增强政策诱导,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将有利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引进。其中,引进外生性社会组织是治标,仅能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暂时性需求,而培育内生性社会组织则是治本,为他们的未来需求奠定基础。第二,社会工作在农村的介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合理需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指出,社会工作在增强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获得感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社工人才的培育,应该契合农村群众需求,为乡村培养更多更好的社工人才,进而保障农村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的持续供给。
个体与政府互动,可强化居民—政府的信任关系。弱势群体由于在体力、教育、财富、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特定因素,往往很难预期性地走出困境。因此,政府需要在末端始终做好每一个农村居民,尤其是弱势居民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工作。因而,居民个体与政府的社会互动尤为重要。这类互动在新时期的农村工作中集中体现于精准扶贫与社会保障工作中,具有兜底性保障的社会效果。政府对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兜底性保障,既是农村居民的生存基础,又是他们的发展前提。第一,精准扶贫兜底。毋庸置疑,精准扶贫工作介入,持续推进贫困群体的经济脱贫,而经济脱贫又进一步增进“精神”脱贫,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弱势群体的获得感。第二,社会保障兜底。我国农村基本建立了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成的社保体系。根据弱势群体及其家庭成员的实际生活状况,可适当将其纳入更为完善的保障之中。兜底性的保障工作,改善了农村居民的教育、经济条件,增进了居民个体与政府的互动,强化了农村居民与政府的信任关系,提升了农村居民的获得感。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弱势群体获得感的生成与提升研究”(19YJC840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系)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