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文化心理意义
2024年02月23日 10: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3日第2838期 作者:韦庆旺 崔凤骁

  百节年为首。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悠久、最隆重、最丰富、最欢乐的传统节日。由上古时期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的今日之春节,融合了祀神祭祖、辞旧迎新、亲朋团聚、家国同庆、休闲游乐等多种具有神圣感、仪式化、趣味性的文化习俗活动,是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是融于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之中的文化基因,欢度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具有长久、稳定、特殊的文化心理意义,是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春节让中国人具有厚实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意义感

  文化的范畴包括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主观文化,春节体现了三者的交融。物质文化是由一个群体对自然环境、经济和技术的适应性发展而来的,包括食物生产策略、经济体系和技术等。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体现了中国的农业文明;春节期间的传统饮食和以各种“非遗”为代表的手工艺等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生产方式;春运期间乘坐的高铁、拜年的电子红包、旅游时观看的无人机表演等则体现了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指社会行为的共有准则以及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制度,如家庭、婚姻和性别角色等。祭祖和拜年是春节的重要社会文化活动,其中包含多种行为准则。例如,辈分和亲属关系,对每个人该说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有着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主观文化指一个群体共享的一套观念或知识,包括共同持有的信念和文化价值观等。阖家团圆是中国人欢度春节在主观文化上最核心的诉求,在时间轴上向过去延伸为敬祖和乡愁,向未来延伸为祈福和奋斗,在空间轴上由个人幸福扩展至家和、国兴、天下太平。

  春节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在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主观文化上的交融,更集合了众多文化符码印刻在每个人的头脑中,熔铸在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记忆中。所谓文化符码,是指人们视为某一文化代表性符号的人或事物。比如,今年是甲辰龙年,龙即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文化符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可见,龙作为文化符码,除了在个人和群体记忆中呈现鲜活的形象外,背后也凝缩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含义。春节是中华文化符码展示最集中的场景之一,除了以龙为代表的生肖文化符码外,书法、春联、饺子、爆竹、年画、春晚及其经典作品等也都属于典型的中华文化符码。

  正因为春节是中华文化在不同文化范畴上的综合体现,并集合了众多的中华文化符码,所以让中国人具有了特别厚实的归属感、安全感和意义感。归属感源于个体感知到的对他人和群体的依恋和认同,参与到文化中是满足归属感的重要方式。在欢度春节的氛围中,每一个中国人都被亲情、友情、家乡情、同胞情紧密地包裹,是一年中感受亲缘之“母亲”和中华民族之“母亲”温暖怀抱的最浓时刻。安全感是指文化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确定答案的感觉。在城市化、社会变迁和世界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时代,春节以其踏实的亲情、厚重的家国情怀、跨越千年的文化底蕴,让中国人一年一度找回家和万事兴、国泰民安、平安是福与自强不息等超越个体短期困境和时代阶段局限的稳定人生答案。意义感涉及人们面对死亡能够进行有效的心理防御和建构的过程。文化为身处其中的人群提供了可传承的价值观,是获得意义感的重要途径。依据心理学的恐惧管理理论,人们仅是想到死亡便会自动唤起存在性恐惧感,此时他们会更加维护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春节是辞旧迎新的仪式化活动,守岁与压岁、祭祖与祈福、敬老与爱幼、相聚与分离等活动在激起生命感伤的同时,给人以人生意义的抚慰和升华,让每一个中国人在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力量。

  春节是中华文明突出特点的具象化综合表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春节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以其悠久历史体现了连续性,以其迎新应变体现了创新性,以其举国同庆体现了统一性,以其民族交融体现了包容性,以其和合欢乐体现了和平性。春节所体现的中华文明这些宏大深邃的突出特点,并不是抽象晦涩的,而是非常具象化和贴近人民的。比如,全国人民(以及海外华侨和友人)在除夕之夜全家一起收看央视春晚是1983年以来形成的春节“新”习俗,晚会节目融合了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不同艺术形式,这至少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性、统一性和包容性三个特征。再如,春节燃放烟花爆竹除了体现创新性之外,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平性。老祖宗在发明火药之初并没有把它用于研制枪炮和发动战争,而是将其用于制作爆竹,从驱鬼迎神到庆祝喜庆活动,是爱好和平的良好明证,浸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在燃放烟花爆竹的活动中,人人都可以参与,亲人和邻居也可以在旁一同观赏,家家户户还可以应和共鸣,蔚为壮观。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看,中华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其显著的特征在于其非个人主义的取向,体现在他人导向、家国情怀、注重和谐等方面,这些价值观彼此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文化症候群。人们在欢度春节时举行的各类年俗活动,不仅相互关联,而且共振在一起,是对中华文化突出特点的具象化综合表征。春节期间,人们通过参与多个活动、每项活动多人参与等层层叠加,共同构建了我们中国人的大年,而中国人每过的一个大年,最终将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继续积淀,传承给后世子子孙孙。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通过让个体观看文化符码来激活个体所属的文化,然后考察这种文化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春节不仅集合了诸多中华文化符码,而且通过让人们亲身参与和感受,引起了人们除记忆和视觉以外的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具象化的活动和生理反应是激活中国人文化认知与认同的最佳场景之一。文化心理学将这种具体的、情境性的、自下而上通过身体和生理反应而促发的认知形式称为具身认知,它比基于概念知识的、自上而下的抽象认知更有力量。

  在春节变迁实践中发掘和拓展人民的文化主体性

  今年是中国春运的第70个年头,据统计,春运人数从最初的2300万人次增长到今年的90亿人次。在城市化和全球化浪潮中,没有哪一项短期的人口流动能达到中国春运的规模。然而,与通常人们所定义的流动不同,春运的流动首先是为了回家和团聚,而有了这一年一度的回家和团聚,外出和分离就是更有方向和归期的。可见,尽管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春节的延续性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是在变迁中增添了新的色彩。人们运用一些现代科技和理念,使春节的传统习俗更加丰富和精彩。比如,今年央视春晚的创意年俗秀《别开生面》,融合不同地域的特色“年味”食品实物,随着歌舞、地方特色的影视、方言和电子屏幕上的创意一起亮相,展现了“面食里的大中国”。社会心态与文化变迁是中国社会心理学家特别关注的研究课题,他们将社会一段时期内发生的达到一定规模的群体性心态称为社会心态,而把很长时期都比较稳定的深层心理称为民族性。可以说,中国人过春节的表层就像社会心态的演变,不同时期会随着环境和风潮出现各种变化,但春节的价值与精神内核关联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纵使历经巨大变迁仍然相对稳定。

  从文化心理变迁机制上看,中国的文化变迁并不是简单地朝着西方个人主义的方向发展,而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和增加合理的现代性价值和理念。中国人今日之春节即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比如,阖家团圆和孝亲敬祖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春节传统文化,但是到男方父母家过年则逐渐被人们放弃,代之以交替到男方父母和女方父母家过年,或者带着父母一起旅游过年。类似这种融合和“变通”,源于人民群众自发的应变和智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是个体的行为,也不是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群体行为长期互动形成的自下而上的过程。文化心理学将文化看作人们主观上认为的大多数人共同拥有的知识和观念,并将其称为共享现实。就春节而言,它是一个个中国人心中所认为的大多数中国人会如何看待春节的最大公约数。因此,春节的变迁是一个在中国人群体心理中发生的复杂过程,但参与其中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中国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应充分发掘和拓展人民在春节变迁实践中的文化主体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阶层视角下的文化心理变迁机制研究”(20BSH14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