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心理健康世俗信念的潜在价值
2021年12月09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9日第2305期 作者:尹可丽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大学、中小学得到普及,而且还扩大到社会各个领域。当心理健康这一抽象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成为其健康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时,反观心理健康世俗信念对促进心理健康的特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世俗信念是指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朴素看法,这些看法更多地来自日常生活经验,而非理论化的书本知识。为了探究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世俗信念,笔者对云南德宏州芒市傣族村寨的35位傣族村民,梁河县阿昌族村寨的22名阿昌族村民,以及重庆、昆明城市社区的18名汉族居民进行了访谈。

  本次调查的参与者对心理健康这一名词的知晓情况为:22名阿昌族参与者中,仅有2名妇女表示在学校或看电视时听说过“心理健康”这个词,但不能表达其具体的意思。35名傣族参与者中,仅有1名妇女回答从电视上听说过这个词,但不理解其意思。两族村民解释没听说过“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是“忙,没注意”或者“不理解电视上讲什么”。18名城市汉族居民都报告自己听说过“心理健康”。虽然绝大多数傣族、阿昌族参与者未听说过“心理健康”这个词,但两个民族的村民中均有1/3的参与者能够详细描述自己对心理健康的理解。阿昌族村民认为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处事方式上“拿得起、放得下”,不悲观、不偏激。所谓拿得起,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放得下,就是勇于放弃心理负担;对自己喜欢做却失败了的事情要往好的方面想,从而保持良好心态,达到心理平衡;待人不神经质;无忧无虑,心情舒畅;身体健康、无疾无病。心理健康的原因是不做亏心事、不犯法、没有过重的生活负担和压力。傣族村民认为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在处理事情的方式上,勇于面对问题,但能控制冲动;在待人方面,与家人、外人的关系和睦,有说有笑;在认知方面,没有困扰,没有什么想不开的,心情舒畅;在情绪上,高兴、开心、轻松;身体健康没有病。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家庭团结、经济宽松、生活过得好、子女听话、身体没有病、无恶习、没有伤心事、平平安安等。城市汉族居民认为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有自我调节的能力,能调整对自己能力、处境的看法;调整自己的情绪、心情;调整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心态平和、心理机能和谐、有社会适应力、压力轻等。有奋斗的目标、凭良心做事、家庭和睦、满足欲望等能带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影响心理健康,二者在实现完全的健康状态中是不可分割的。本次调查结果说明,傣族、阿昌族村民并不严格区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对二者关系的体验比较强烈。少数民族村民目前的生活目标更多地与经济收入有关,身体有病意味着经济的直接与间接损失。因此,经济与身体因素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而不生病是全家人心理健康的基础。城市汉族没有以身体健康表述心理健康的受访者,说明由于接触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他们对这两个概念有明确的区分,但也因之对二者的关系缺乏认识。阿昌族村民所说的生活负担与傣族人所讲的资金够用都反映了经济带来的压力是影响两族村民心理健康的另一个原因。城市汉族居民未提到经济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奋斗目标、欲望的满足、家庭和睦是影响城市汉族居民心理健康的因素。此外,傣族村民更重视家庭和睦对心理健康的价值,而阿昌族人更重视良好的道德品行带来的心理健康。

  美国心理学家凯斯(Keyes)认为,情绪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并用“愉快” “生活有乐趣”“满意”三种情绪状态代表情绪幸福感。从访谈结果来看,三个群体的受访者对积极情绪状态的感受是不太相同的。傣族村民对积极情绪感受的描述十分明显,他们用高兴、开心、好过、有说有笑、轻松、和睦等正性词语来标示心理健康状态。相较而言,阿昌族村民虽有提到心里舒畅、开心这样的健康状态,但并不突出。他们提出无忧无虑的观点,主要是从没有担忧和顾虑,以及与担忧、顾虑相伴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缺失来解释心理健康。城市汉族居民用“心态平和”这种中庸色彩的词来表达心理健康的状态。此外,强调处事与待人的方式是阿昌族与傣族人心理健康信念的特征,而强调自我调节是城市汉族人心理健康信念的特点。农村是熟人社会,如何待人接物为传统中国社会所重视,也是少数民族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相较城市居民,两族村民未强调对自身的情绪、认知的调节,虽然他们有提到思想上的无虑,无想不通的事情,但却并未提到调整的问题。可能城市居民面临心理失衡和冲突的时候较多,面对的诱惑和欲望更多,需要不断地调整。对城市居民来说,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自我效能感十分重要。

  上述结果表明,在选择代表性情绪的心理健康指标时,应该根据不同民族对积极情绪的感受来选择合适的指标,而非统一使用一个标准。采用统一标准虽然便于进行跨文化比较,但如果不同民族的世俗心理健康信念对健康情绪的指标原本就存在差异,那么无论是将这些统一标准用于学术研究还是运用于实践,所得到的结果都是不可信的。对不同民族开展社会心理服务,需要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健康世俗信念进行前期调查,如果能够以此为出发点,将对增进居民生命质量和提高健康水平发挥更为实际、更有价值的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系)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