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2021年12月09日 09:3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9日第2305期 作者:俞国良 王浩

  新时代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可期,但任重而道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这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蓬勃发展,构建幸福校园、和谐社会、健康中国的新思维、新格局、新方向。

  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期,个体自我意识快速发展,情绪体验强烈且稳定性差,人际交往呈现新特点。加强青少年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他们面临的自我同一性确立、自控能力培养、同伴友谊建立等问题,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及时干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有研究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全球10%—20%的青少年,已成为阻碍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精神病理学研究显示,心理疾病的首次发作通常出现在儿童或青少年阶段,如神经性厌食症、精神分裂症往往于个体中学时期首次发病,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则通常首次出现在大学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早治疗。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以道德认知为例,它既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的道德认知从前习俗水平跨入习俗水平,更加关注他人观点与规则;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进入后习俗水平,对社会契约的理解更为深刻,处于树立崇高道德理想的关键阶段。面向青少年开展符合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育良好道德和高尚情操具有推动作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开发自我心理潜能;运用心理调节方法,掌握心理保健技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目标在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从更为具体的工作目标考察,可从以下三个层面作分类指导。在一般层面,要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掌握情绪调适方法,增强学习适应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特殊层面,对于存在发展性心理困扰的青少年,要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视角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青少年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在个别层面,对于可能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青少年,要及时做好转介就医工作,夯实家校合作、医校合作机制,为患病青少年的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

  卫生健康领域的国民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服务并重,并努力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上。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有助于防治心理行为问题与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减轻社会负担。有研究指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总数高达1.73亿人,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对各类精神疾病开展早期干预,更容易促进患者康复,并减轻社会负担。第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当前,人民群众对于幸福感的追求日益突出,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指标。但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并不始终呈现线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视角,综合多种因素、多种途径提升群众的幸福感。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是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必然要求。《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推动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关系到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社会的良性运行。

  加强国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构建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系统,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普及,推动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增强人民群众体验幸福、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二是构建心理健康自评与他评系统,便于国民更便利地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态、职业兴趣、人格特点等,进而选择更符合实际需要的心理健康服务。三是构建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系统,建立专业人员从业与评价标准,完善从业人员职业发展机制,帮助国民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与心理冲突,实现自助他助,从而促进心理和谐、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四是构建心理疾病预防与干预系统,建立并完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预防、预警与转介干预机制,同时加强突发事件、危机事件中的心理援助工作。加强国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能够切实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在一般层面,“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注重提高全体国民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素养,促进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形成“去污名化”的社会氛围。在特殊层面,“积极推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面向存在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个体,充分发挥医学、教育、康复、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优势,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服务。在个别层面,“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工作”,组织力量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强化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管理,提升心理援助的专业性、及时性、响应度。

  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社会建设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社会心理建设范畴,重点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务基础之上的社会心理服务。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视个体的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服务更重视心理疾病防治及幸福感提升不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重点在于通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即从社会治理的高度出发,推动社会有序、规范、和谐发展。第一,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体现了心理健康的系统观。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有着根本区别,通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服务是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来认识心理健康。个体处于社会之中,其心理健康水平无疑会受到社会氛围、社会环境的影响。第二,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有助于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达到凝聚社会共识、协同社会力量的作用。第三,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是深化“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以及危机干预机制,有助于对社会情绪、社会焦虑及时预警,并开展有效的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从而促进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

  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正确的社会态度服务和健康的社会情绪服务,即及时了解民意和民情,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并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社会态度和健康的社会情绪。二是客观的社会认知服务和健全的社会影响服务,即引导民众克服偏见、刻板印象等认知偏差,形成客观的社会认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和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即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促进社会成员的亲社会行为,面向不同群体提供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增强社会凝聚力。其最终的目标是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在一般层面,及时了解居民社会态度、社会情绪和社会心理动态,注意培养民众的亲社会心理与行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特殊层面,加强社会心态预测预警,关注社会舆论中的风险点,加强社会心理风险和危机研判,做好不良社会情绪的疏导,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冲突。在个别层面,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与干预,完善对弱势群体、服刑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心理沟通机制,构建有助于重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配套机制,在开展心理疏导的同时注重构建安全保护机制。

  在个体、群体、社会层面构建新格局

  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都统一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这是新时代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三个主要方向(领域)。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上述三者的统筹兼顾,这就要求个体、群体、社会各管其地、各司其职,并着力构建个体、群体和社会真抓实干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在个体层面,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努力提升自身心理健康与幸福水平。具体而言,在学校教育领域,青少年学生要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提升自己对积极情绪、积极心理的体验,增强心理弹性和心理复原力;同时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克服消极自我概念,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自我价值感。在卫生健康领域,个体要承担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义务,自觉了解心理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相关知识,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和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认可科学的心理诊断标准,加深对精神障碍、心理疾病引发生命安全风险可能性的认识。在社会建设领域,个体应积极培育亲社会心理与志愿者行为,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与判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尊重他人观点,提高观点采择水平;克服对其他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理性看待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冲突。

  在群体层面,注重创造促进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提升群体成员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而言,在学校教育领域,全面落实国家和政府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要求,开设科学规范、符合要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按要求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加强与医院的沟通,完善转介机制。在卫生健康领域,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单位要重视心理疾病、精神疾病防治,尤其在心理疾病的预防上要出台相关具体举措,如纳入医疗保险等。与此同时,加强重点人群、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对心理与精神疾病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社会建设领域,社区(乡镇、街道)要发挥其在基层综合治理中的基础作用,及时了解本社区需要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重点人群,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在社会层面,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具体而言,在学校教育领域,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将个人成长方向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卫生健康领域,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从社会层面转变人们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污名化”认识,增进社会成员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在社会建设领域,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搭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加强针对重点人群的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心理服务,完善社会心态预测预警机制,组织多元主体协同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将社会心理促进与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密切结合;并统筹推进社会心理服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优势,支持其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相关工作。同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专业机构管理,制定行业相关规章制度与伦理规范,促进社会心理服务事业蓬勃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