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乾等:期望到现实的转变——安慰剂效应如何影响个体发展
2019年04月23日 08: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23日第1679期 作者:孙乾 邵雨婷 孙炳海 李伟健

  安慰剂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在医学研究领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往研究聚焦于其临床效果。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对安慰剂效应原理的深入探究,发现信念、期望等心理条件是引发安慰剂效应的关键因素。基于这种原理,在各领域出现了对安慰剂效应实际应用的研究。近年来,一些聚焦于安慰剂效应如何影响个体心理、生理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为我们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合理运用安慰剂效应带来了启发。

  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德沙内(Desharnais)等人的研究发现,利用安慰剂效应可以使个体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研究开始前会有体育领域的专家向接受“安慰剂效应”的被试传递这样的信息:这次活动可以培养有氧能力、提高心理健康。研究过程中,让所有的被试进行相同的体育锻炼,并且在锻炼过程中专业人员会经常给予安慰剂组积极的信息。

  研究使用问卷测量和自我报告的形式,调查了所有被试在锻炼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心理状态的感知。结果发现,安慰剂组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报告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控制组。结果支持了实验的假设,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安慰剂效应来增强心理健康。

  其他领域也有很多相似的研究,西南某大学的研究发现,安慰剂效应可以用于改善高校宿管人员在工作中产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书面材料、口头告知的形式将“日常工作可以获得锻炼身体的效果”这样的信息告诉安慰剂组被试(宿管人员)。实验前后对所有的被试进行生理指标、工作倦怠水平的测试。结果发现,经过“安慰剂”影响的被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理健康水平,并且他们消极的心理状态也有所改善。以上研究基于体育锻炼,我们也可以将过程推广到其他活动中,比如唱歌、跳舞都可以利用这种效应来提高参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激发个体潜能

  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念或期望是否能影响到自我的真实能力,这似乎是一个唯心主义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体育运动领域已经得出了答案。有研究证实了安慰剂效应对运动员的能力产生的影响。实验招募了专业的体育运动员,在实验过程中让他们使用安慰剂(告知被试是一种可以增强肌力的药物)。运动员在接受安慰剂前后进行了相同的身体能力测试(卧推、拉力测试等),对比前后两次的测试成绩发现,运动员接受了安慰剂之后的测试成绩明显获得了提升。结果表明,安慰剂效应通过提升运动员对自身能力的期望和信念,使得他们的实际能力获得提高。

  这样的研究发现在体育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而这种专业体育领域的研究,是否可以适用于平常人的生活呢?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的研究证明了安慰剂效应提高个体能力的效果在平常人身上也一样适用。实验中要求被试进行一项考验手部力量的测试,其中让一部分被试在进行测试之前,进行手部肌肉的电流刺激。研究者告知被试这样的方式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可以增强肌肉力量,目的依然是让被试相信这种力量的增强效果,产生心理预期。测试成绩证实了研究者的猜想,经过肌肉电流刺激的被试测试成绩明显优于没有接受的被试。但是这种提升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基于本身的能力。在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在接受安慰剂(电击)之后,每个人测验成绩的提升和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运动能力都是呈正相关的。所以,安慰剂对于个体能力的提升,可以看作一种对潜在能力的激发。

  提高人际信任

  个体的社会性指标,不仅是其进行社会活动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社会福祉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者对安慰剂是否能够促进人际信任和亲近倾向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发现了安慰剂效应的显著效果。

  实验之前先由专业的医师向被试介绍催产素(一种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信任和亲近他人倾向的药物)的效果,实验中会告知接受安慰剂的被试使用的是催产素。实验后,对被试的人际信任程度和亲近他人的倾向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接受安慰剂治疗的被试比不接受任何治疗的被试的人际信任程度更高,也表现出了更多的亲近他人的倾向,并且他们的这两个指标和接受催产素治疗的被试接近。实验结果支持了通过安慰剂效应可以提高人的社会性能力的假设。

  这种利用安慰剂代替药物提高个体社会性能力的研究拓展了我们对于安慰剂效应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提高个体社会性方面安慰剂效应的应用。因为药物的代替使用需要谨慎对待,将其研究结果转化为现实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但研究结果为我们探究安慰剂效应的社会效益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使用“安慰剂”改善个体社会性功能的操作会变得大众化、合理化,让“安慰剂效应”更好地用于提高社会福祉。

  提高培训或教学效果

  个体的期望和信念是引发安慰剂效应的重要条件。结合以上研究,我们认为这种类似于心理学中“自证预言实现”的效应,可以用于提高培训或教学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前期可以让知名专业人士或专业研究人员给予被培训者有说服力的指导和说明,提高他们对于培训效果产生、自身能力提高的预期,从而有效促进培训的结果达成。与药物治疗的目的——快速治愈病症不同,培训的目的是达成能力、技能持久性的获得和提高,所以在信息传递后的长时间内,都要不断地给予被培训者“持续安慰”,即经常性地将“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或“培训获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样的积极信息传达给被培训者。“安慰剂”的施加要持续到被培训者的能力明显获得提高或者可以主动完成活动为止。

  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肯定学生不同学科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对自我学习能力的信念,是利用安慰剂效应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最直接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相信自己的确学得很好,可以理解为给予学生鼓励。但是和一般意义上的鼓励不同,要让学生形成对自己的信念,就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更加细致、具体的“安慰”,如“你的阅读能力有所进步”或“你的空间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这样的鼓励。教师需要经常性地、持久性地给予学生这样的鼓励,来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能力提高的期望和信念,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成绩进步的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应用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