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生态美学智慧与生态家园建设
2021年10月22日 07: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22日第2271期 作者:岳友熙 张晓勤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既为人类带来了福利,也使人类陷入了环境危机。当前,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资源稀缺、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消除生态危机,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生态文明,号召人们尊重和保护自然,不要再对自然进行疯狂的破坏和掠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从儒家文化中衍生出来的生态美学智慧和生态美学思想至今仍有很强的启发性。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汲取儒家生态美学智慧。生态美学其实是美学和生态学相融合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审美关系,它植根于生态存在论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价值论的理论基础之上,倡导生态整体主义,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倡导万物共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态美学思想,发掘这些生态美学思想的丰富意蕴,对当代生态文明社会构建和生态家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天人合一 强调仁民爱物

  儒家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极具先见之明,其中“天人合一”是其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儒家的生态自然观念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追求与天地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儒家先贤中特别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是荀子,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但是人如果能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就能在不损害自然的情况下为人类自己谋福利,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共处。到汉代时,董仲舒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指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春秋繁露·立元神》)。宋代张载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完善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认为天、地、人三者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儒家先贤除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外,还更进一步提出了“民胞物与”的观点。张载在《正蒙·乾称》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将天地看作孕育人类的父母,自然界的万物皆为人类的朋友,且天地万物平等,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孔子提出的“乐山乐水”“吾与点也”等言论也都崇尚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合而为一的精神享受。

  “仁”的学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历代儒家先贤都对其有继承和发展。“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在这里所说的“仁”还仅限于对人类的慈爱。此外,孔子也提出了“泛爱众”(《论语·学而》)的观点,把仁爱的范围扩大到了天地万物,强调博爱众生。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并明确提出了“爱物”的观点。孟子主张“性善说”,认为“人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等,并主张推己及人的‘推思’,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由此推及自然万物”(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从关爱亲人,发展到普通百姓,进而推广到泛爱万物。这“可以说是一种古典的生态人文主义”(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

  董仲舒曾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春秋繁露·仁义法》)他所说的“仁”从“爱民”扩大至爱自然界中的万物,是对孟子“仁民而爱物”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宋代程颢、程颐兄弟将“仁爱”思想发展得更为丰富,他们所提倡的是一种真正的博爱主义,程颐甚至怜惜一棵柳树,不忍折其枝。儒家这些生态美学智慧不仅要求人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达到统一,而且要求人们对自然万物怀有关爱之情、平等之念。在自然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在提倡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现在,我们更应珍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用行动去践行先贤留下来的生态美学智慧。

  提倡节用爱人 注重和而不同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说,勤俭节约是一种合乎生态规律的生活方式。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曾说过“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论语》中还记载了这样的言论:“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在孔子看来,“礼”之根本就是去奢就俭。“取予有度”是对儒家一系列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美学智慧的总结概括。这个“有度”不仅指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要有量的把握,同时还要有对索取时间的把握。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捕鱼不要“一网打尽”,不要射杀窝中之鸟,这就是孔子保护生态平衡,“取物不尽物”的生态观念。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这段话中不仅包含了“取物以时”的观念,同时也包含了“取物以节”的观念,这些都是对当下很有借鉴意义的生态观念。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美学中,最为核心的范畴就是‘和’,即‘中和’,也就是和谐”(陈伟、种海燕《儒家社会生态美学思想与道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比较》)。“和”的观念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从生态美学的角度来看,“和”的观念也同样适用于人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人与自然万物是不同的,但这并不影响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也就是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这里把“和谐”尊为“礼”的根本,显示出了和谐的重要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里的“和”是指不同的东西彼此能够和谐地配合。这句话清晰地表达了孔子“和而不同”的“共生”思想,人与人之间讲求和谐就能成为君子,促进社会稳定。由此类推,人与自然万物讲求和谐,讲求共生,那么天、地、人三者就能够长久共存,共同走向繁荣。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在这里,孟子首次明确使用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并强调说它们的有机配合是事物顺利运转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也体现了“人”与“天时”、自然万物的统一。“和而不同,万物共生”,人与自然万物本就应该是这样一种共生状态。天地万物之所以不同,那是为了能够互相取长补短,长久共存。

  汲取传统智慧 建设美丽家园

  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智慧能启示我们看到现有生态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确立新的生态发展观,建设美丽生态家园。首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共生。生态家园建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生态“和谐”,这与儒家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万物共生”思想相通。生态文明社会和美丽家园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其次,有节制地改造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在生态家园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在合适的时节取用资源,注意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这是建设生态家园的根本要求。

  最后,倡导节俭,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与自然环境。勤俭节约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活方式。节俭不仅仅是要在生活上拒绝奢侈,更重要的是要在资源利用上拒绝浪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构建生态文明的绿色家园。人类要实现自身的价值,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人们节俭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儒家生态美学智慧博大精深,值得深入探究和发掘。在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生态家园的过程中,我们应继承儒家生态美学智慧,使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美国生态想象理论与中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化转换研究”(14CWXJ2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