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
2020年11月26日 09: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6日第2056期 作者:朱秀凌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因网络舆情影响而产生“次生灾害”,给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在此情形下,如何运用智慧城市理念,借助各种新兴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地治理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便成为创新城市治理模式的关键命题。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介时代,当今人们面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时,可以围绕事件的发展变化,借助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舆情。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是爆发性传播。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普通民众都可以在信息接入和信息输出方面实现即时性传播。在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任何一个时间节点都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的“爆发点”,任何一个敏感话题都能成为引爆网络舆情的“导火线”,引发民众情绪波动,进而发展成强大的舆情态势。

  第二是裂变式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相关信息便以数倍于大众传播时代的速度被广泛推送,并以信息裂变的方式迅速传播。不仅包含权威媒体对于事实真相的报道,也包括网民、自媒体对于信息的分享和传播。一时间,真实信息、虚假信息、谣言鱼龙混杂;理性、非理性甚至情绪化的意见观点共生于网络空间中,并且在层级化传播中不断衍生裂变,继而呈现舆情发酵和扩散,给网络舆情治理带来极大困扰。

  第三是风险式流变。表面看来,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是单一事件,但在新媒体传播情境下,往往易与某些社会矛盾相连,成为民众宣泄情绪的出口。一旦该事件符合民众潜意识里的社会认知,人们就会通过网络表达多元化的观点,并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吸引共鸣者,进一步放大、集聚观点意见并与衍生事件相互交织,通过舆论显现出来;一旦处理不当,便易转化为风险事件,引发城市公共危机的“蝴蝶效应”。因此,城市突发公共事件是风险传播发生的客观载体,是风险传播的触发点。

  智慧城市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

  近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技术支撑,使社会现象和问题逐渐媒介化、虚拟化、网络化,也更为复杂化。狭义的智慧城市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改善城市管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广义的智慧城市是数字系统、物理系统和人文系统在城市环境中的有效集成。城市智慧治理的本质是将信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新科学技术整合起来,以满足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及居民生活需求为目标,实现城市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是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路径。智慧城市视域下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是将高新技术运用到舆情治理当中,形成以网络为基础的智慧交流体系,推动舆情治理的精准化、高效化和科学化。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包括预警、应对与善后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不同的时间序列。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智慧城市视域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将为创新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提供新的路径。

  网络舆情预警监测机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舆情信息收集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以及对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能力。传统的舆情治理,是基于抽样数据及因果关系分析进行的经验决策,难以保证其科学性和精准性。而在城市智慧安全平台上,建立一整套分级预警指标体系,便能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舆情风险,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化被动为主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患于未然。具体而言,可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对网络舆情数据进行全方位跟踪监测,实时采集和处理海量的网络舆情信息,智能推算网络舆情出现的概率和强度,科学预判网络舆情的出现时间、规模大小、动态走势,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并结合历史数据建立舆情演变规律模型。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及时、正确的舆情引导是化解信息不对称、防止引发更大风险的关键一步。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复杂性,需要不同社会主体协同参与。智慧城市强调参与式治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信息技术,建立多元主体协同舆情治理模式,克服传统不同部门条块分割,舆情信息碎片化、区隔化的缺陷,实现不同部门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多元协作,全方位、准确地掌控网络舆情变化,及时回应民众的诉求,有效提升网络舆情治理的决策力、行动力和协调力。智慧城市中的“智慧”逻辑强调高效灵敏的反应能力,这与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要求一致。首先,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的运用,如检索云、遥感云和位置云,使得网络舆情信息的高效检索、全方位的深度感知成为可能,实现了对网络舆情的全局把控;其次,智慧城市将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相连接,畅通了舆情互动渠道,使得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积极主动回应民众的现实关切,对与事实不符的谣言、流言及时做出澄清,对有事实依据的传言及时进行补充解释,有助于控制负面舆情的扩散传播。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事后信息反馈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因此,建立善后信息反馈机制,在事件处理暂告一个段落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回溯网络舆情各类数据,及时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特征、演变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其反馈到有关部门或当事者,可以帮助他们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迅速、高效应对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社会舆情治理研究”(18AXW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