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大主要矛盾
从其定义上讲,智库是指被组织起来、为应对社会和科学问题提出新方法的组织机构,也被称为“思想工厂”。由此可以看出,智库具有较高层次的目标和使命。地方智库所具有的“地方性”,也就决定了其成立和发展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解决好地方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地方政府部门或机构实现更加健康而持续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矛盾是更好推动地方治理水平的关键。
第一,理论研究的“顶天”与地方咨政的“立地”之间的矛盾。智库研究成果的前瞻性、科学性、准确性是智库发展的基础,因此,扎实、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成为智库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同时,出于解决地方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目的,又需要地方智库能够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地区基层,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及时掌握并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因此,地方智库不仅要在理论研究上“顶天”,更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立地”。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以党政部门研究室为主体的党政智库在智库成果方面前瞻性、科学性仍旧不足。高校智库由于评价体系的导向难以在“立地”上取得成效,智库成果常常缺乏实用性。社会智库则受制于体制机制的制约,也容易导致智库成果的表面化。因此,地方智库不仅要具备前瞻的视野、对研究领域全局性的宏观把握,同时也要深入掌握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够对提高和完善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第二,综合性的“广度”与专业性的“深度”之间的矛盾。随着地方治理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咨政研究的专业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一点从西方智库发展的历史演进历程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有学者指出,从目前西方国家智库发展情况来看,几乎每一家有影响力的智库都有自己主要的研究专长,而且形成了同行公认的权威性。但是,我国的地方智库所研究的内容大多是地方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内容涉及面广,而且要求时限短、标准高。地方智库如果一味追求本领域的专业性,可能难以满足地方政府部门复杂、多元、综合的咨政要求。因此,地方智库不仅要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提高研究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还要能够广采博览,以专业领域为核心进行相关领域的拓展和延伸,进一步整合地方智库资源。地方智库可利用好所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和科研特色,及时有效地回应地方政府部门提出的咨政要求,推动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三,咨政建议的“高度”与决策参与的“难度”之间的矛盾。地方智库的使命和目标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提供更有价值的咨政建议,不断推进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复杂程度的不断凸显、地方发展竞争压力和转型发展压力的不断增大,需要智库机构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地方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具创新性、前瞻性和精准性的咨政成果,有效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智库往往面临着智库信息不对称、研究资料难以全面掌握、实际工作难以具体参与等问题,致使不少咨政成果只能站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雾里看花”,提出的措施建议脱离实际、创新不足,难以对地方治理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这成为目前制约地方智库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在提高自身研究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调研的渠道、创新调研的方式方法、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成为地方智库亟待破解的难题。
提升咨政服务水平
一是深耕专业领域,不断提高地方智库的研究能力。地方智库以具有较强问题导向性的应用研究为主,其成果大多为咨政报告。但是,应用研究成果的质量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智库研究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地方发展中遇到的症结所在,同时提出更具有前瞻性、精准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因此,地方智库必须将提高智库的专业化研究能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研究特色。同时,地方智库要不断强化研究人员的理论研究能力,在培训、学习、课题研究等方面为其创造更多的机会。此外,还要打造更加开放的研究氛围。地方智库要通过健全、灵活的体制机制,打破僵化的用人机制,完善“旋转门”机制、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和研究潜能,不断提高专业化的研究能力。
二是搭建协同创新智库平台,积极整合地方智力资源。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综合性不断增强,往往需要咨政研究能够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环节的资源整合。为此,地方智库需要加强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打破孤立封闭的状态,积极整合本地区相关专家资源、数据信息资源、职能部门资源、企业资源等,打造“政智企”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智库资源要素的顺畅流动。在确定核心成员的基础上,建立“柔性”智库团队,尤其要注重发挥好社科院、社科联在整合地方智库资源方面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平台建立起长期紧密的合作机制,及时传达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问题导向迅速组建相关领域的研究队伍,整合本地区的智库研究资源,集聚智慧开展联合攻关,提高智库咨政的及时性、有效性。同时,平台还可以通过为智库专家提供地方发展、企业发展的信息,为其提供深入了解地方发展的机会,减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进一步提高咨政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创新研究方式方法,推进高科技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智库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研究工具和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降低了地方智库开展咨政研究的成本和难度。地方智库要加强对先进科技手段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吸纳引进大数据等方面的人才,掌握和运用新的方式方法。地方智库可以与统计局、大数据局等部门进行合作,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的专业数据,打造专业化的地方数据库系统;并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式分析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进行预警,促进地方的健康发展。地方社科院、党政研究室等智库部门可以加强与高校智库的合作,借助高校力量建设专业化的数据平台、实验室、研究基地等,通过合作研究不断提高地方智库的咨政能力。
四是创新智库传播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中国智库,包括地方智库,要高度重视智库成果的对外传播,不断创新咨政成果的对外传递方式,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地方智库应与地方党政部门之间搭建起更加畅通的成果发布绿色通道,将咨政成果及时传递给相关决策机构,协助地方政府部门出台更加科学的政策措施。同时,智库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不断传播智库声音,运用互联网等加强信息宣传,策划运用快手、抖音等新型传播方式传递咨政成果。此外,地方智库还应积极搭建国际化传播平台,选择有助于促进地方发展的议题开展国际性的沟通与交流;利用自身的专业领域与国际组织建立良好的关系;开展前沿性的国际化研讨,主动宣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和经验等。地方智库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有助于地方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地方智库还可以联合其他地方力量开展一些专业的社会服务。一方面拓展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渠道,提高智库咨政服务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入地融合地方发展,扩大智库影响力,塑造和形成良好的智库品牌形象。
(作者系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