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提升智库咨政服务能力 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020年07月17日 02: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17日第1969期 作者:

  编者按:新型特色智库建设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就是要为党、政府和社会提出更具前瞻性,更加科学、严谨、可行、有效的研究成果和决策建议,充分发挥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功能职责。本期特别策划从创新智库建设、改善智库评价体系、提升地方及高校智库作用、吸收借鉴国际智库经验等方面,探讨强化智库咨政服务能力的基本路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与工作要求。在这个伟大进程中,各行各业都要朝着这个大方向奋斗,不仅要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还要同时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发展,智库也不例外。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堪比“国之重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为国家决策咨询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要勇立潮头,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健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强化决策执行、评估、监督。”《决定》强调了评估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能力是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执政、科学治理离不开政府评估评价工作的改进,智库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方位地检测了全球治理体系的能力,也预警了现有漏洞。疫情的蔓延使某些逆全球化势力重新抬头,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旧体系导致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因此,当下全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亟须调整发展方向、优化内部结构,提升新兴国家国际话语权势在必行。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推动全球治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透露出强烈的合作意愿,金砖国家的智库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逐渐成为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新动力。但智库建设与国家治理能力的融合发展过程尚存一些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地方智库不仅要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提高研究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还要能够广采博览,以专业领域为核心进行相关领域的拓展和延伸,进一步整合地方智库资源。地方智库可利用好所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和科研特色,及时有效地回应地方政府部门提出的咨政要求,推动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地方智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党校及行政学院、社科院、高校智库、民间智库等。智库在政策研究、决策咨询、政策评估、理论引导、启迪民智、影响社会舆论、提供社会服务、“二轨外交”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职能。


  高校智库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家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促使高校智库与国家治理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实现路径,也蕴含着高校智库与国家治理协同发展的内在逻辑。具体来看,高校智库与国家治理协同发展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也是中国自觉承担大国责任、积极推动全球发展与全球治理创新的重要体现。当前国际形势对“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新的不确定性,更加需要前瞻谋划和科学决策。遵循现代新型特色智库建设规律,推进创新发展与能力建设、提高国际智库合作水平,为促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走深走实作出更大贡献,是中国智库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职责。


  国际问题智库是中国特色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适应“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的需要,以国别和区域研究为代表的国际问题智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这些智库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国际问题研究成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管理水平的国际问题智库已迫在眉睫。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国际问题智库“小而精”的发展路径,对我国建设国际问题研究新型智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美国智库数量众多,截止到2020年,全美共有近两千家智库,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美国智库对变化多端的国际问题和美国当代事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美国国际国内政策也有着巨大影响力。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