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传光:透视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
2019年05月31日 08: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31日1704期 作者:魏传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乃至整个国家安全的高度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我们应深入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从而更有效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习惯沿着孤立、静止、片面的路径前行,按照非此即彼、二元对立、割断历史、迷信西方、抛弃传统的方式,不研究历史的客观发展进程,而是以反历史主义的思维去对待历史;喜欢制造历史阴谋论、历史不可知论的论调,不尊重客观的历史情境,而是假设历史进程,随意解释历史。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思潮,对它的批判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在深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本质和危害的认识。基于此,我们在原有分析思考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批判武器,对历史虚无主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在更深的学理层面揭示出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维方式。

  孤立而不是普遍联系地观察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第一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习惯于以支离破碎的历史细节和无关紧要的“历史事实”等细枝末节歪曲历史和否定历史。严谨的治史态度需要综合研究历史中的人事、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如果单纯追求历史细节,历史叙事会呈现无逻辑的状况,很难自圆其说。如果像历史虚无主义者那样,“信手拈来”一些历史细节,随意拼贴裁剪历史事件,全然不考虑逻辑性和历史的缜密性,就会使历史变得杂乱无章,影响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把握历史规律。不可否认,在我们过去的一些历史研究中,确实存在着从观点到观点、片面强调宏观视角、不注重历史细节、不关注普通人物的现象,结果使历史研究变得枯燥乏味,缺乏鲜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的确需要填充历史细节,让历史丰满起来、鲜活起来。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把历史细节与整体的历史状况割裂开来,抽象化地看待一个个历史事件。这样凸显的历史细节反而会造成歪曲历史和否定历史的效果,无法使人认识历史的全貌,也无法真正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时代意义。历史虚无主义恰恰是以孤立的历史事件和特别摘取出来的历史细节虚无历史、消解历史的整体性,热衷于夸大、臆测、捏造“与众不同”的历史细节,并对其进行孤立化阐释,以达到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目的,借此抹黑、诋毁、否定原有的历史观和历史评价。我们必须看到,历史虚无主义以夸大支流否认主流、渲染个别现象掩盖本质的方式解构主流历史观,最终是为了瓦解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从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的言论中可以看到,其特点就在于抛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伪命题,制造了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高明洞见”。这些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所谓“个性诠释”的最大问题在于,用所谓的历史细节架空确定的、宏观的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评价,从而否定主流历史研究和主流价值观。真正的历史研究所达成的共识,是在对历史事件进行整体的、客观的研究基础上,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历史,而不是基于一个个事件进行孤立化抽象化的历史评价。如用“日本人为何没有烧故宫”这样的说法是无法否定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本性的,对于日本侵略者的认识必须放置于当时时代状况和多个历史事件中进行总体评价。

  静止而不是发展地看待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第二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经常从现实的历史场景抽身而出,静止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以静止的思维来考察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机械地、简单地化约与框定为静态的、单一的、封闭的实体。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具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长时段思维以及贯通古今的发展的眼光。如果不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就很难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为现实发展找到客观的历史依据,对历史价值的理解也会大打折扣,无法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例如,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这样的概括体现了发展的历史眼光,告诉我们只有注重历史的连续性,方能把握当下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发展的眼光看历史,我们才能把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5000多年历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近百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历史、改革开放40多年历史联系和贯通起来,从而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研究必须坚持历史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不能静止地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静止的思维方式得出的历史结论是不可信的。在研究中人为地将历史发展进程割断,不仅会忽视历史本身的连续性,还会导致历史研究的碎片化。历史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坚持历史连续性,才能更好地看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内在演进的逻辑,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只有具备发展的历史观,才能真正做到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

  零散而不是系统地认识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的第三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是零散地认识历史,碎片化地建构历史,局部地截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图景,掺入片面的证词或数据,以此达到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瓦解主流历史叙事的目的;或引用所谓的片段式真实材料得出虚假的、错误的结论,通过推翻主流历史结论的方式消解历史。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工作生活的空间场景不断变化,以手机为媒介的碎片化阅读自然也就占据了更多的时间,但零散的历史图景只能给人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效果,不可能从历史碎片中认识整体而真实的历史。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利用当代人阅读的这一特点而达到其目的的。零散的历史知识很难呈现系统性、逻辑性、完整性,人们的大脑因而变成了“杂拌儿历史信息的跑马场”,对历史的了解大多是一知半解或者片面几点,不利于人们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历史的碎片化认识在更深的层面上带来了对历史主题和规律的遮蔽。

  历史研究是一项极其严肃的活动,需要将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综合起来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系统性思维要求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应以长远和全局的视角审视历史事件,谋万世而不是谋一时,谋全局而不是谋一域,把握好过去与未来、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深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需要对历史问题进行全局性、综合性的研究,系统梳理历史进程和分析历史事件,坚决克服史学研究碎片化和零散化倾向,从而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当前历史研究领域中,人们对各种材料的挖掘能力不断提高,由此对一些历史事件产生更丰富的认识,面对不断积累、更新和发展的历史知识,如何系统地而不是碎片化地分析和认识它们,如何对历史从“大致了解”的状态达到“深刻把握”的程度,是我们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历史的价值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等。要实现历史的价值,我们应当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向历史“老师”虚心求教;以发展的眼光获取历史的“营养剂”;以系统的思维从历史“教科书”中深刻把握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作者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