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五四精神 勇担时代责任
2019年05月31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5月31日1704期 作者:本报记者 钟哲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带领我们重温了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激发了我们更好地弘扬五四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表示,五四运动让更多思想传播到了中国,中国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崇礼认为,五四运动与以往社会运动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彻底性,追求真理的进步性,以及全民参与性。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对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道路的探索和努力,与五四运动及其孕育的五四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没有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也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辉煌成就。

  上海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解超表示,回望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五四运动对中国发展进步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是一场接力跑,是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断传承下去的使命和责任。

  五四精神闪耀时代光芒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贺新元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孕育出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在五四精神指引下,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道路。历史证明,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100年。进入新时代,五四精神将继续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钟明华表示,五四运动已然跨越了百年的历史,五四精神仍然放射出时代的光芒。在新时代,五四精神仍然是推动我们前行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创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在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段妍看来,五四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全过程,为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精神支撑。五四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不断升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五四精神作为五四运动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光耀了中国的过去,更是引领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

  发扬爱国创新精神

  从五四运动出发,中国人自主探索寻路,日益走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五四运动孕育的五四精神,成为筑梦路上激励中国人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未来,在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进程中,仍然需要我们发扬五四精神。段妍表示,五四精神会伴随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与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征程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谈到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扬五四精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认为,要继续发扬五四运动所折射出的创新精神。今天,我们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仍然可以从五四运动中汲取精神营养。同时,要重视青年,将青年培养成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关心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发展,给予青年更多机会,更好发挥青年的积极作用。

  贺新元提出,我们要鼓励新时代青年继续以五四精神为旗帜,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坚定地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广大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不断谱写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