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四)
2021年10月20日 09: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20日总第2269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报》

  【学术中国·历史学】韩东育:从大历史观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用百年时间带来了华夏的腾跃和发展,首次使“欧洲中心论”的批判成为可能——尽管这伴随着极为艰苦的奋斗,但它却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这个世界。

  【学术中国·历史学】构建一个崭新的未来:联结民族与文化——访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高畅

  2021年10月14—15日在京举办的首届“学术中国”国际高峰论坛上,不少学者从中外文化交流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高畅回顾了中非关系发展脉络、畅谈了中非关系发展新格局,并就人类未来发展道路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学术中国·文学】周宪:注意力的文化危机

  我们在高校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上课的时候,尤其上大课时,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玩手机,我总是比较善意地推测他们可能在查询跟课程有关的东西,实际如何很难知晓。这个问题我已经关注了很长时间,我觉得今天实际上每个人都面临着注意力的危机。比如说《2019抖音数据报告》里面特别讲了一件事,一段“大唐不夜城不倒翁”视频全年被点击播放23亿次,抖音公司以此业绩为荣,但这令人震惊的数字后面显然有某些令人忧虑的东西。批评家卡尔在《智能手机如何绑架我们的心智》一文中直言:“智能手机强有力地拉扯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派送文字、声音和图像,规训我们的想法、体验和身份,耗费宝贵的认知资源,导致人们平均智力水平的普遍下降。”

  【学术中国·文学】卜松山:中西美学的异与同

  中国的传统美学其实是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的再“创造”,是以现代的视角反观此前的中国艺术和文学,这也成为中国探究艺术或文学创作本质的一种特殊方式。狭义上说就是以诗词、书法、绘画等形式为主,广义上还涉及建筑、陶器、青铜器、音乐、武术、园林等。当然,很难在上述三个领域之中找到共同的特点,不过诗词和书画(最主要的文人艺术)之间还是有共同点的。

  【学术中国·文学】高建平:“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的区别

  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一书中认为,自从鲍姆加登提出了“美学”(aesthetics)这个词,美学这个学科就“呱呱落地了”。这种说法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只有命名并不足以形成一个学科。在18世纪的欧洲,先后出现了“诗性思维”“审美无功利”“内在感官”“趣味”“天才”“美的艺术”“崇高”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为美学这个学科的确立作了准备,并由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作出综合,才形成一个现代美学的体系。这一争论并不妨碍美学史家得出一个结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美学,在18世纪末才诞生,在19世纪得到了发展,并在20世纪初被引入中国。

  【学术中国·经济学】蔡昉:加大再分配力度  培育中等收入群体

  “涓流效应”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或弱势群体特别优待,而是通过经济增长扩大社会总财富,最终使穷人受益。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一概念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在现实中并不成立。一是假设能够做大“蛋糕”,实现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二是假设初次分配可以实质性缩小收入差距。事实证明,初次分配确实可以改善收入分配,但无法实现收入差距的实质性缩小,即基尼系数低于0.4。三是假设中等收入群体可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形成和壮大,这也与实际情况不符。在我国,为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培育和巩固中等收入群体,就必须加大再分配力度。

  【学术中国·经济学】吕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新”在何处? —— 兼论现代化中的国家和财政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和发展,既是对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和实践的客观总结,也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在当代中国特殊实现形式的精当刻画。作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在中国的独特实现形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有其在制度、道路和内涵上的特殊性。同时也应该承认,这种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形式和道路内涵,也是在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中逐步形成并日益成熟的。因此,从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特殊性和一般性之间关系入手,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和理论视野中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属性、实现形式和经验路径,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所形成的独特内涵,是我们当下探讨和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视角。

  【学术中国·经济学】何德旭: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构成内容和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现实体现。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这一重要论述,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成就的深刻总结,也是对金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的新要求。

  【学术中国·社会学】吴晓刚:社会凝聚力建设的中国道路

  在中国的制度顶层设计和政策实践中,社会凝聚力(social cohesion)这个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多次使用“凝聚”这个词汇,而加强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信心,最终目标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加强社会凝聚力建设的意义重大,也对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

  【学术中国·社会学】比扬·维德罗克:社会科学与现代世界

  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创新很重要,也需要排除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这是社会科学研究者需要克服的。我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对现代世界的现象揭示、问题分析和理论创新作出贡献。

  【学术中国·社会学】王天夫:数字社会与社会研究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数字时代的来临高度重合。也正是因为敏锐抓住了数字时代的发展脉搏,中国现代化正在成为改变世界发展趋势与格局的力量。数字技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其支撑的数字社会连接也显示出根本性的变革。数字社会带来的社会变迁,对认识与理解社会的整个知识体系提出了挑战,也再一次提供了两个世纪以来难得的社会科学发展的机遇。

  【学术中国·社会学】卡琳娜·巴特雅尼:现代化在中国与拉加地区的不同路径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化的概念与市场改革密不可分。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开展了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与华盛顿共识有关新自由资本主义的主张不同。四个现代化是一个逐步自由化的过程,但政府的政策并没有被新自由主义左右,没有为了经济利益牺牲人民福祉。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