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考古续写新篇章 砥砺奋进开启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在学界引发强烈反响
2021年10月19日 08: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0月19日第2268期 作者:本报记者 钟哲

  10月17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贺信在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学者纷纷表示将在贺信重要精神指引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研究,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贺信精神推动考古学繁荣发展

  回忆起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情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仍难掩激动。他表示,贺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中国几代考古人的亲切关怀,也充分阐明了做好考古工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中国考古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考古工作者要把自己的考古工作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联系起来,更加奋发有为迎接中国考古学发展黄金时代的到来。

  “在我半个多世纪的考古生涯中,中国考古事业从没像今天这样受到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欣慰地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从国家层面的高度充分赋予了考古学以时代任务和学术使命——考古学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是“国之大者”。考古学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5000多年从未间断的中华文明宏大进程中传承发展而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明确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溯既往,中国现代考古学从仰韶起步,从袁复礼、夏鼐、安志敏等前辈学者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欣欣向荣,中国现代考古学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正向着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阔步前行。

  考古发掘是构建中华民族历史、展示中华文明瑰宝的极为重要的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表示,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获取了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发现了丰富的甲骨文新资料,通过考古发掘获取的大量文物标本被陈列于各地博物馆,供全民共享,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重大贡献。

  考古学家实地发掘,不但可以把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拼图完整再现出来,让人们了解到古代生活鲜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可以通过打捞那些被文献忽略遮蔽的历史遗存,确切证实文献中一些模糊乃至缺失的记载,使历史变得更加丰盈立体。恰如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所说,正是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艰苦考古发掘工作,才清晰地梳理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才证实了5000多年中华灿烂文明的真实存在,一处处考古遗址及其遗存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陶瓷考古学在中国考古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百年来考古学发展中出现的重要变化之一。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郑建明说,一方面,我们基本确定了瓷器的起源时间、地点以及起源的过程等,并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时空框架,这也是中国陶瓷史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同时,推进该领域的深度研究,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国陶瓷发展史。

  百年来的一些重要考古发现,不仅仅是考古学的巨大进步,而且给我国历史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余新忠说,比如20世纪30年代殷墟考古发掘中对于甲骨文的发现,就是现代考古学引入中国以后取得的一个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也大大推进了我们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学理认识与历史观的建构。可以说,甲骨文这一重要的史学研究材料给确证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历史发展找到了非常坚实的物质前提。

  百年考古,实证了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绘就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壮丽图景,展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晓毅说,1926年李济在夏县西阴遗址的发掘,开启了中国人独立自主进行考古发掘的先河,半个蚕茧的发现为丝绸起源与传播等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线索。襄汾陶寺遗址,则见证了中国最早的书写文字和世界最早的天文观象台,发现了中原地区史前功能区划最完备的王都城址,将“陶寺与尧都”“晋南地区与最早中国”等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这些重大成就和重要发现,全面而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基本历程,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延伸历史轴线的关键文化标识,为广泛凝聚共识、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以来,取得了很大成就,很多考古发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勇强说,自从甲骨文出土后,我们不但证实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实证了《史记》中关于商代历史的记载,更从经济生产、社会生活、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等更为广阔的历史与文明层面展示了商代历史的真实情况。再如,中国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遍布中国各地,文化类型之丰富,出土材料之广博,非常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有重要价值。如良渚文化,我们从相关遗址中发掘了墙体宽厚、结构复杂的古城,发现了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水稻种植系统。不仅如此,遗址中发现的大型宗教祭台和大量的精美玉器,都明确反映了良渚时代已经出现阶级分化。这些重大考古成果的发现,都在考古学意义上实证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总体进程中的杰出成就。

  当代中国考古事业迎来黄金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国考古学的研究与发展高度重视,对中国考古工作者们的殷殷关切,令学界备受鼓舞。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进一步高度肯定了几代中国考古人接续奋斗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出殷切期望。广大考古学工作者纷纷赞叹,当代中国考古学进入黄金发展时期,“吾辈与有荣焉!”

  今天的中国考古学发出100年来最耀眼的光芒。在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看来,如今中国考古学在考古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方面日益成熟,在考古实践中应用得更加得心应手,整体水平已经能够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近年来重大考古发现不断,不仅中原腹地而且周边地区甚至传统上认为偏远落后的地区也相继有令人惊喜的发现,具体时代涵盖了从史前至中古的漫长时期,使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文化拼图更加完整,深化了我们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内涵的认识。作为当代世界考古发掘活动最活跃的国家,我们中国的考古成果不仅丰富了全球文明史的实证资料库,而且有助于在全球文明背景下更好地认识中华文明的发展特质、历史地位和世界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与文博工作取得稳步提升,大量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于考古工作,遗址公园纷纷建立并对公众开放,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大为增强。刘国祥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扬老一辈学者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做好考古工作,加强考古学科能力建设,壮大考古队伍,充分利用考古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可以说,考古学是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李映福为此感到十分自豪,现在全国约有100所高校都在培养考古人才,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考古人才的迫切需求。“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这是当代全体考古工作者和历史研究者所肩负的重大时代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考古工作者应通过扎实工作,以不断的考古新发现和新成果,拓展考古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创建更加完善的考古学科和考古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考古学研究人员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工作集体,拥有了世界一流的考古技术和设施、设备,正在为世界考古贡献越来越多的知识生产和学理智慧。“对于成就,我们有理由自豪;对于差距,也应有清醒认识。”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立新表示,毋庸讳言,迄今为止,我们这一学科的理论建设还相当薄弱,距离“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路途,亟待我们加倍努力。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认为,中国考古学已经走过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下一个百年的辉煌发展必将走向成熟。未来进一步建设新时代中国考古学,需要学界共同努力,也需要有战略性规划的有力指导,按科学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构建,从更长远的角度做好中国的考古学工作,我们考古人才能无愧于大好时代,肩负起更重要的历史与学术使命。

  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考古学也迎来百年繁荣的历史新机遇。今天的中国是从5000多年悠久文明中走来的现实中国。“如果没有中华5000多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表示,中国考古工作者应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牢记考古学的这一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全面贯彻到考古工作的每个细节之中。

  中国考古事业进入新时代,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表示,考古发现是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中国的力量、中国的精神、中国的智慧,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创造和文化自信有着密切联系。考古成果还是一把刻度为百年的尺子,用这把尺子可以将人类文明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由此可以展现中华文明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的独特优势,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智力支撑。

  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悠久文明史,更见证了中国考古前贤巍巍如斯的艰辛探求精神。今人躬逢盛世,更不能辜负肩头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勉励广大考古工作者,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新时代的中国考古工作者确立了总的工作方针,应该成为我们考古人永远珍视铭记的鞭策。在王立新看来,“这次贺信,无疑为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吹响了冲锋号,会激励当代考古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中国考古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晓毅认为,广大考古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和这次贺信精神,深刻理解考古工作承担的使命和任务,秉承先辈风范,汲取奋进力量,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扎根田野、不怕吃苦的工作作风,着力围绕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加大重点田野考证力度,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努力把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展示出来,在有力证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考古工作中,凝聚强大精神动力,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新篇章。

  “历史是文化之基,我们要通过考古发现不断把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再聪表示,我们必须栉风沐雨、接续奋斗,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认真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不断把考古事业推向前进。高星也表示,当代考古工作者应细致“打捞”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真正使我们国家的历史得到进一步完整呈现,在构筑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明演进过程方面作出新贡献。我们应该深入解读、切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高屋建瓴提出的重要要求,把具体的工作方案转化为实际的行动,生产出实际的成果。

  无论是在考古田野,还是在教学课堂,或是埋头考古实验室,抑或是在向民众传播考古成果的博物馆……广大考古文博工作者在各条战线上积极践行着“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初心和使命。被列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三星堆遗址最近再次受到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目前正在参与发掘祭祀坑遗址的李映福介绍说,他所在机构作为参与祭祀坑发掘的人才培养单位,将前沿考古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学生和青年教师充分利用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的机遇,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也为未来考古学发展培养了新人才。扎根贵州地方文化的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则表示,要把握好“贵州是中华文化主藤结出的瓜”这一原则,通过考古发现揭示、阐释和展示好贵州历史,为中华文明考古新发现提供有效支持。

  长江文明考古是当今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大主题之一。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介绍说,未来我们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发扬武汉大学考古学科开创者们的严谨学风和优良传统,书写长江文明考古新篇章。同时,我们要在考古研究工作中凸显中国文化特色、展示中华文明风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陕西是文物大省,更是考古大省和强省。陕西考古对揭示和实证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彰显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表示,面向新征程,陕西考古工作者将进一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9·28”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扎实落实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充分认识考古工作的重要性,勇担学术使命,推动陕西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的百年即将开启,新的中国考古前景灿烂。“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不仅要认识到考古在历史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还要更好地认识到考古在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文物资源的发掘、保护、研究、传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林留根认为,考古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考古成果是激发现代文明提速进步的重要资源性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的战略性资源,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文化公园,以及兵马俑、长城、故宫、殷墟、良渚、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都不断产生巨大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考古界要不断解放思想,把考古作为资源发掘好,进而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

  考古工作者同样承担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良仁说,当前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丝路考古”工作应积极配合国家战略需要,做好前期考古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中华文明的交流与世界文明互鉴总是双向的、相互的。加强丝路文明的考古研究,有利于更好地阐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7号C座2-5层 邮编:1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