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翻译是人类出于沟通、认知的需要而进行的跨文化思维转换和语言实践,体现了时代与历史的要求。《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思想文献,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已被译为100多种不同的语言。《共产党宣言》在中国被完整翻译成汉语是在1920年,发轫于近代中国具有“红色”基因的翻译活动已具百年历史,贯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外翻译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外交流与沟通,而且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和认同。在新的历史时期,其特殊意义和功能也逐渐凸显。为此,在“红色翻译”的百年历史节点上,我们特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红色翻译”百年历史价值、意义及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在中华文化“走出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凸显其重要历史价值与意义。
在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翻译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近代中国,五四时期发轫的“红色翻译”推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车轮,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使中国迈向了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铭记历史,才能把握现在;不忘初心,方可开创未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百年来的“红色翻译”进行钩沉,以传承“红色翻译”基因,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最重要的思想文献,《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以德语单行本印刷出版。迄今为止,《宣言》在世界范围内已被译为100多种不同的语言。通过翻译被不断延续生命、不停赋予活力的《宣言》,承载了几代人的理想和激情,在不同的社会掀起思潮的激荡。《宣言》在中国的译介肇始于1899年,李提摩太和蔡尔康合作在《万国公报》上发表《大同学》,文中首次提及“马克思”“恩格思”“安民新学”(即社会主义)以及《宣言》的部分内容。此后,很多有识之士,包括梁启超、赵必振、李大钊、朱执信、宋教仁等都曾节译或部分介绍过《宣言》。但《宣言》完整翻译成汉语则是在1920年,译者为陈望道。
发轫于五四时期具有“红色”基因的翻译活动,已有百年历史,不但推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车轮,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且也日益引起国外民众的关注,增强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和认同。“红色”翻译通过国内外媒介的主动传播,其特殊意义和功能逐渐凸显,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马列主义引进、军事学术思想探讨、对敌宣传、军事情报收集、军事外交等方面,翻译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军队和其他进步力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自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结束长征,国内外进步报刊对长征英雄事迹的宣传,使得中国红军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受到国内外前所未有的关注。但由于受到封锁,根据地既得不到外界的援助,也无法向外界报道人民创造的伟绩。根据地在人们心中成了一个谜,国内外千千万万的人想了解根据地特别是延安的真相。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国化本土话语,构建了新中国文艺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自1942年发表以来,这篇纲领性的重要文献已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篇重要讲话的众多英译本中,澳大利亚汉学家和翻译家杜博妮的译本《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基于1943年版本的翻译与评论》独领风骚,以全新的视角译介和阐释了其中蕴含的文艺理论价值,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翻译是人类出于交际需要,借助不同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跨文化思维转换和生产实践。国家翻译实践是指以国家名义、为实现自利的战略目标而实施的自主性翻译。在中外翻译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翻译事件,大都体现了国家的意志。那些从域外而来、拥有母语优势、与本土译者通力合作,甚至从事独立翻译的译者,是国家翻译实践中的特殊群体。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外翻译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此后对外翻译一直断续进行着,但主要是由个人或团体发起的小规模翻译行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外翻译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在规模和数量上远远超越以往的水平。其中,集中体现国家意志的红色经典外译尤为引人注目。
生态翻译学认为影响翻译的各种相关因素即是翻译的生态环境,它包括翻译活动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环境。换言之,“翻译生态环境包含翻译活动产生的时代语境、翻译政策、翻译机构、出版发行机构、译者、译介作品的传播媒介及其阅读传播效果等因素,多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制约着翻译活动的形成与发展”。延安时期翻译创作发展的空间有限,但翻译在战时语境下担负着“抗战、救国、益群、宣传”的使命,翻译亮点突出、翻译风格独特、翻译成果丰硕,是延安学、中国翻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延安学研究、中国翻译研究和中国文学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