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图为志愿者给居民讲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图片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构成部分,它与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相辅相成,有机统一。通过提升经济效率和夯实经济发展,化解不充分的发展矛盾,是确保共同富裕获得实质性突破的“物质前提”;通过缩小地区和财富的不均衡差距,化解不平衡的发展矛盾,是促进共同富裕全覆盖的“主要标准”。
进入新时代,既要推进经济的稳步持续增长,又要实现以共同富裕为重要内容的社会公平得到实质性提升,双管齐下加速推进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以“提质增效和缩小差距”为重要内容加速推进共同富裕。总体而言,促进共同富裕获得实质性突破,需要以“两个问题”为核心抓手,从“六个维度”去系统构建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石。
以化解“发展不充分”问题为抓手
以提质增效、化解“发展不充分”问题为核心抓手,从城乡、阶层、福利、文化四个维度夯实和构建社会基石。
一是通过拓展乡村振兴空间,构建一体发展的城乡基石。在党中央的强有力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当前,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在新的征程上,必须更加重视乡村社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调动一切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力度,拓展乡村振兴的空间,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质量,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基石,加速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
二是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结构的阶层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橄榄型结构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价值与意义。因此,要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通过强化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使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承载更多的劳动力,有效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快速促进我国社会结构向橄榄型结构的现代化转型,确保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是通过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安全幸福的福利基石。进入新时代,在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义务教育保障等方面,我国实现了城乡人民的全覆盖,社会保障水平获得了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关精神,一方面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确保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劳动获得感;另一方面,让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与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既不影响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后劲,也不会使社会福利改善滞后于经济增长,最终构建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人民安全幸福的福利基石,增强全体人民的经济获得感、社会安全感和国家认同感。
四是通过丰富优质文娱生活,构建精神富裕的文化基石。共同富裕是个复合概念,它是以全体人民为中心,包括人民物质和精神领域的富有和充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的征程上,挖掘和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和利用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提炼和创新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文化,为人民提供丰富优质文化娱乐生活,是深化文化自信和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的关键,是构建精神富裕的文化基石的源泉。
以处理“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抓手
以缩小差距、处理“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核心抓手,从财富和区域两个维度构建和夯实社会基石。
首先,通过促进收入多次分配,构建差距适度的财富基石。当前,贫富分化日益成为全球普遍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勇于攻坚克难,在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的基础上,着力化解相对贫困和缩小全体人民财富差距。显然,化解相对贫困是快速推进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完成这一进程的转变,需要国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分配制度更多地照顾到劳动者的利益,使劳动人民有更多的经济获得感;需要通过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规范资本行为,规避资本无序扩张,避免人民群众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需要通过制定共同富裕的宏观指标,并以此为标准推进人民共同富裕,进而构建人民财富适度差距的财富基石。
其次,通过优化产业税收政策,构建协同均衡的区域基石。由于经济发展的资源和政策差异,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存在着东、中、西部之间的三元结构或地区差距。显然,实现全国地域范围内的共同富裕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缩小不同地区人民财富的差距水平,是化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方向。它需要国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建设的自主能力;需要强化中央财政统筹和税收的转移支付,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着力构建地区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和经济差距适度均衡的区域关系。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充分确保实现社会公平,通过“缩小差距”的平衡化发展促进社会一体均衡,通过系统构建城乡、阶层、福利、文化、财富和区域基石,为切实有效地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长效的社会制度和机制。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