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职业成长促进新兴青年发展
2022年02月23日 09: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23日第2353期 作者:邱晔

  青年的职业成长和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经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变化,社会流动加快,新的职业群体和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经历着市场化和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新经济和新文化、新科技和新媒体的深刻影响,新兴青年成为依托新兴职业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强调:“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新兴青年构成焕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日趋普及、新媒体和自媒体勃兴以及科技的快速迭代,新兴青年也成为文化建构和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力量。把握这一群体职业成长的特点,了解他们的职业困境与发展诉求,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成长,对于未来青年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兴青年职业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新兴职业的涌现赋予青年人丰富的职业选择与多元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搭建了更多实现人生出彩的舞台。不过,职业的新生与迭代注定也让新兴青年面临更多成长的困惑与焦虑。

  第一,把兴趣成功带入职业,但成长路径充满不确定性。

  新兴领域职业赋予了新兴青年更强的意义感和获得感,同时也让他们找到了旨趣相同的“圈层”。与从事传统领域职业的青年相比,新兴青年更愿意将自己的兴趣与工作相结合,提高了职业与个人兴趣和能力的匹配度,这些爱跨界、想出圈的新兴青年,在许多传统领域以外的新领域开拓出了新的文化内容和生活体验。新兴青年以兴趣为起点,拓展自我职业发展路径,实现爱好满足和职业成功的双重夙愿。

  传统职业往往把劳动者与特定的组织捆绑在一起,新兴职业赋予了劳动者更多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与新兴相伴的是探索,与流动性相伴的是不确定性。新兴青年所从事的职业多属于新兴行业,他们很难通过与同代人进行社会比较,在职业发展轨道和职业生涯规划上获得相对确定的参照系。

  第二,依靠技能实现价值满足,但专业技能面临培育掣肘。

  新兴青年对于职业和人生轨迹的选择体现出强烈的个体化和主体性,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再甘于传统的朝九晚五、体制化的组织模式和生活方式,而是形成以自我能力为核心的工作方式。他们更加重视个人自由与个性表达,追求工作的价值满足感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在新兴领域,多数新兴青年群体依靠自己在兴趣爱好的实践中自发培养的技能谋生。但新兴职业对于技能的迁移性和快速更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真正进入工作领域以后,很多新兴青年开始焦虑职业技能培训的缺乏。与传统职业形式中通过单位组织获得系统化的培训不同,新兴青年面对的是培训主体的缺失。尽管不少新兴青年渴望能够得到更加体系化的技能培训,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但新兴行业成熟程度较低,职业培训的市场渠道同样缺乏。专业技能培训的缺失带给新兴青年新的不安全感,他们忧虑技能不足会影响职业发展。

  第三,文化社群认同感强,但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

  文化进入分众时代的持续发展趋势,让新兴青年有机会基于兴趣和职业爱好自由组成旨趣相同的文化社群,他们以线上和线下的双重方式实现互动,对自己的“圈子”表现出很高的忠诚度和活跃度。线下文化空间清晰的职能规划,进一步促进了青年文化社群的孕育形成。

  新兴青年赋予新文化形式以职业意涵,促使他们能够利用广博而新颖的知识,建立起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不过,目前仍有大量新兴领域的新职业没有纳入职业分类体系中,普遍缺乏官方文件的正式认定。对于很多新兴青年而言,他们有强烈的诉求希望自己的作品或者职业可以得到主流社会的承认。新兴青年群体主观社会认同度不高,他们认为自己处于社会结构的边缘地位,对自身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满意度相对较低。此外,新兴青年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属性,尚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接纳。

  多措并举促进新兴青年职业发展

  新兴青年的职业发展既是政策制定面临的新领域,也是新难点。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充分结合新兴青年的职业属性、群体特点和发展诉求,有效施策。

  一是把握新兴青年的思想脉搏,为其职业成长保驾护航。

  强化新兴青年的思想引领,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文化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兴领域青年里面有很多有本事的人,有的甚至可以一呼百应。对于这些有重要文化影响力尤其是KOL、“大V”等新兴青年,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主旋律宣传教育活动,制作正能量微视频等,传播核心价值观。

  在传播方式上要创新宣传方式,注重使用新兴青年的话语模式和语言习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党的历史、路线、方针、政策等。把党的先进理念通过传播形式的创新,以年轻人代入感更强的方式深入传播到各个圈层的青年群体中,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二是发挥新兴青年职业特长和专业优势,完善新兴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

  健全新兴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基层公共事务的体制机制,助力新兴青年群体发挥专业特长、自身优势投身城市建设。注重在新兴青年群体中发现典型、挖掘典型,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新兴青年成长的社会氛围。

  规范新兴青年的网络意见表达渠道,引导网络社会舆论,激发和传播正能量,营造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参与空间。探索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反馈机制,发挥新兴青年的网络空间影响力,强化新兴青年在网络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三是聚焦核心诉求,着力解决新兴青年职业成长的痛点堵点。

  加强新兴青年发展状况调查研究,在深刻了解当代新兴青年真实需求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广泛、完善有效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与新兴青年的“挂钩”联系机制,通过定期联系、走访、听取心声、收集意见等多种方式把握新兴青年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诉求,定期组织开展文体娱乐、联谊交友、公益服务等各类交流活动。

  健全新兴青年就业保障权益保护机制和劳动仲裁制度,改善新兴青年群体社会保障服务,探索解决新兴青年参加社会保障面临的现实问题。开展新兴青年法律公益服务,针对新兴青年特殊需求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权益保护。定期开展新兴青年健康监测,做好该群体职业病的宣传和预防工作,加强医疗保障。针对新兴青年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识别心理高危人群并建立预警援助机制。

  鼓励政府部门、企业根据新兴青年群体职业发展特点,设计开发相应的培训项目、提供培训支持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新兴青年建立专业技能培育计划。推动新兴青年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建设,提高新兴青年创业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