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城市群已然成为区域一体化的主要依托,其本质表现为区域一体化过程的空间组织形态演变。未来中国经济将向更加协调、更高质量和更具竞争力的方向迈进,更加需要依托城市群这一重要载体。其中,区域一体化旨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实现区域协同均衡化发展,涉及经济要素流动、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均等和基础设施共享等诸多方面,对于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素市场一体化
要素市场一体化不仅为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丰富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还能提高经济要素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高效率配置。要素市场一体化突破区域限制,从而实现生产要素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区域流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能推动企业间创新平台和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企业从“优势引领”向“创新协同”转变。同时,要素间的优化配置是产业集聚的内生动力,不仅加速了技术型人力资本扩散和知识溢出,还可以通过提升城市群的基础科研能力,提高区域创新水平,从而形成极具竞争力的创新共同体。创新要素集聚与配置是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形成全国重要区域增长极,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尽管要素市场一体化在城市群内部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区域间贸易壁垒和市场分割等不和谐因素。为此,亟待形成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发展格局,增强创新驱动力。第一,要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同时,要提高政策协同性,合理引导人才等要素在区域范围内畅通流动和重组,并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化和共享优质资源,以促进市场主体间和城市间协调发展。第二,要推动建设数字型政府。降低企业时间和运营成本,发挥制度环境的虹吸效应,实现人才、资本和技术的快速集聚,为实现要素流动的开放融合提供政策便利。第三,要充分发挥制度安排的要素引导作用。通过建立人才互通、互认机制和一体化的技术共享平台,在人才高集聚区设立中心,打造数字创新高地,从而实现技术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率配置,助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产业协作一体化
“产业三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实现作为产业协作一体化的主要目的,能够有效释放产业发展潜力,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加快推进产业协作一体化带动产业链延伸发展,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内第二产业比例过高、二三产业比例失衡的局面,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进而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其次,产业协作一体化为城市群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各城市群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承担相关生产环节,增强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这不仅避免了城市间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还释放了城市群自身的发展潜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产业协作一体化势必会带来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其中,产业结构服务化并非去工业化,而是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互融互促的发展局面,尤其要释放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提高城市群经济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带来的动能释放与经济发展能力密切相关。一是要大力推进产业间联动发展,支持互补性和关联性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从而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二是要培育新的业态模式,强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关联性,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升级,产业链横向和纵向挖掘,推动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弹性、系统完善的现代化产业链价值体系。三是要发挥城市群的“头雁效应”,释放产业示范性成果对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为新产业格局提供动能示范。根据区域比较优势,调度产业链互补,整合产业同质化资源,从而优化产业分工与布局。随着区域专业化的产业集聚高地形成,城市群经济效率也会得到提升。可以说,产业协作一体化能有效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提质增效潜力,在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公共服务一体化
公共服务一体化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进而能够通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和调节收入差距等手段作用于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一体化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能力,向财政不足的地区施以财政倾斜来满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区域财政分配不均等,提高社会资源使用效率和调动市场主体的生产活力。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一体化让不同收入群体平等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可以有效缩小收入差距,这也是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的必然要求。此外,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完善,对稳定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重要影响,不仅激发了市场活力,还带动了城市群经济提质增效。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反映的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程度的高低,并且逐渐成为各地区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虽然公共服务一体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城市群内部城市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仍存在供给不均和享受不均等矛盾。为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继续推进:其一,要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地方政府应有效行使公共服务的安排权,以此激发消费潜力。其二,要优化公共服务质量,针对区域资源禀赋情况,采取差异化供给策略,集中利用优质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其三,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过程中,有效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效率。其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两侧改革,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有效对接,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政策便利和制度基础。
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一直以来都是各城市解决发展空间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基础设施带来的“虹吸效应”与“扩散效应”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成为凝聚城市群向心力的关键。一方面,基础设施一体化尤其是交通设施一体化提高了区域通达性,从而降低了城市间沟通成本、企业物流运营成本和劳动力搜寻匹配成本,借助交通设施这一载体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带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基础设施一体化影响着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尤其是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借助基础设施这一物质载体的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也愈发显著。这将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扩大中心城市影响范围,形成城市分工合作的良好局面,不仅可以加强城市间凝聚力,还将提高城市群经济效率。此外,基础设施一体化打破了市场行政壁垒,促进人口、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市间的流动与重组,提高了城市综合承载力和韧性,从而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大举措。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助力,需要把握基础设施一体化这一重要战略实践。其一,建立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机制,通过区域基础设施联动发展,打破市场分割,引导资源高效率集聚和扩散,促进城市间形成有机共同体。其二,强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市场和政府合理分工与协作的多元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融资体制,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众参与定价,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效率。其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发展,政府有条件地倾斜投资并鼓励引导企业投资以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布局,提升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其四,加快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尤其是推进“5G”网络建设,加快网络和应用升级改造,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产业生态,从而营造设施共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的协同环境。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产能过剩治理:机制、实证与对策”(720731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