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韧性研究助力社会治理
2021年12月22日 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2日总第2314期 作者:刘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社会治理有效、社会秩序良好、社会环境稳定的重要保障。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业态层出不穷,“直播销售员”“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等新职业不断涌现。新旧职业的更替导致个体的就业稳定性下降、就业安全感锐减、就业压力剧增,而职业韧性被视为个体应对挑战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呈现出“三个转变”的发展历程。

  一是对职业韧性的认识历经了“特质观”向“过程观”然后再向“社会生态系统观”的转变。早期,学者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将职业韧性看作一系列稳定的个人品质,这些品质有助于帮助个体度过职业逆境,并从职业逆境中复原。后来,有学者发现职业韧性的本质是可变的,开启了过程观的研究进程。过程观以社会学理论为基础,认为职业韧性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而是一个过程,其强弱程度取决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程度。过程观打破了个体心理特征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界限,却仍未考虑更加广泛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制度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学者引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来系统揭示职业韧性的发展机制。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将个体生存、成长的环境视为一种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的社会生态系统。微观系统指个体自身生物、社会、心理等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观系统指与个体直接接触的家庭、朋辈等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指政府、社区、文化等更广泛的社会系统,这三个系统之间及其与个体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人类的行为。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职业韧性可以被定义为个体所处的微观系统、中观宏观、宏观系统之间以及微观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所展现出的动态过程。

  二是对职业韧性影响因素的考察从单维向多维转变。早期,学者主要从人口统计学视角来考察职业韧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与个体职业韧性呈现正相关关系,职业韧性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教育程度与个体职业韧性也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随后,有学者考察个体特征对职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心理一致感、内控性等心理特征都会显著影响个体职业韧性的水平。此外,个体的关系网络也是影响其职业韧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期,学者们开始关注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特征对个体职业韧性的影响,发现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和激励性的工作特征是提升个体职业韧性的驱动因素。

  三是对职业韧性的后效研究从单方面影响向全方位影响转变。早期,学者主要探讨职业韧性对个体职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证实了职业韧性有助于促进职业承诺、职业成功,抑制职业倦怠、离职倾向。随后,研究视野不断拓展,职业韧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组织承诺、工作绩效、主观幸福感、身心健康的正向影响也得到诸多研究的验证。

  职业是社会的稳定器,也是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着力点。新旧职业交替既是数字经济时代来临的见证,也是新职业范式到来的显现。在新的职业范式下,需要加强职业韧性研究,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营造平安稳定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

  一是加强职业韧性的本土化研究。目前对职业韧性的解读多是国外学者基于西方国家情境做出的界定,缺乏对职业韧性的本土化研究。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使得职业韧性可能呈现出与西方不一样的特征。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中国情境下职业韧性的独特内涵,开发职业韧性的本土化量表,推进职业韧性的实证研究进程。

  二是系统揭示职业韧性的形成机制。现有研究更多是运用横截面的问卷调查数据来探讨职业韧性的影响因素,难以刻画职业韧性的动态发展过程,未能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机制。未来研究可以运用实验法、案例研究法、长时研究法来深入揭示职业韧性发展的动态过程机制。此外,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职业韧性是宏观系统环境、中观系统环境、微观系统环境或微观系统环境内部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这就意味着实现高职业韧性可能存在多条路径。未来研究可以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来探讨职业韧性的前因构型,以期为提高个体职业韧性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三是深入探讨职业韧性的作用机制。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个体职业韧性对其职业发展、工作态度、行为与绩效等方面的直接影响效应,尚未深入剖析其内在机理。未来研究可以运用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理论视角来探讨个体职业韧性影响其职业发展、工作态度、行为与绩效的传导机制,厘清个体职业韧性发挥功效的情境因素与边界条件;还可以拓展研究层次,探讨群体层次上职业韧性对群体行为及组织绩效的影响。

  四是探索职业韧性培养实践的学理研究。现有研究对职业韧性培养的关注还不够,少数相关研究主要梳理了如何培养个体职业韧性的实践经验,却尚未开展深入的学理性分析。未来研究可以就职业韧性培养方法及效果开展学理性研究,以期为各类组织培养个体职业韧性提供行动指南。

  五是推进职业韧性的跨学科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一学科出发来探讨职业韧性,缺乏系统整合的分析。实际上,职业韧性的形成与提升都是系统工程,未来研究可以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医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就职业韧性的形成进行全面的解读,进而丰富职业韧性研究的画卷。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我国就业量质协调的动态监测与保障体系研究”(20&ZD128)、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21SZC-07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