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思想、理论、原则为依据开展的旨在培养大学生关爱自然、树立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实践活动,包括理论教育与行动教育。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所作所为关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和未来发展。为此,《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对生态教育进行了专门论述,明确提出了“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强化生态教育”的培养任务。开展大学生生态行动教育,是落实生态教育培养任务、践行生态文明观的重要手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赋予高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生态教育是理论教育与行动教育的统一
大学生生态教育包含理论教育与行动教育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达成有机统一才会使受教育者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理论教育层面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大学生接受了系统的生态文明课程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意识整体向好。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清晰辨别出哪些行为是对自然环境的善,哪些行为是对自然环境的恶,懂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坚决拥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对常见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表达了强烈不满,树立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意识。从生态情感方面看,大学生普遍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具有积极的生态情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对自然怀有尊重之情和敬畏之意,希望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从生态认同方面看,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同度呈积极状态。简言之,高校生态理论教育的成绩是显著的,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已经拥有比较高的认知水平。
从行动教育层面来看,虽然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生态行动教育,但尚未做到系统、深入和持久。具体表现在:大学生的生态参与难以持久,生态行动落实度有待提高。所谓生态参与,是指大学生主动参与生态活动的行为,既包括大学生自身对生态活动的参与,也包括大学生对他人参与生态活动的影响。尽管很多大学生具备了生态保护的意愿和能力,但参与生态活动的积极性不够持久,尚未养成生态文明习惯,更缺乏引导他人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的主动意识,在遇到困难或者条件有限时生态保护意愿极易动摇。一言以蔽之,当前高校的生态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受教者知之甚多,行之不足。如何弥补这一缺憾,已成为摆在高校生态教育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强化生态行动教育势在必行
知之甚多、行之不足的主要矛盾在于缺乏行动跟进。认知并不必然导致行动,比如,当保护环境与自身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具有环保意识的人也可能会态度摇摆不定,未必愿意选择做环保之事。有环境保护理论和环境保护意识但未能付诸行动,无异于没有环保理论和环保意识,对于环境保护的贡献近乎零。换言之,如果没有将环保理论与环保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环保行为,即使全面接受了生态理论教育也无法成为真正的践行生态之人。由此可见,对于高校生态教育而言,是否具有生态行动是检验大学生环保意识的标准,亦是衡量生态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众所周知,理论教育的目的是将获取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行动中,但是仅靠理论学习还不足以使知识直接转化为行动。因为“有理论”未必“肯行动”,在“有理论”和“肯行动”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以实现二者的对接,这个中介就是行动教育,具体到大学生生态教育中,就是生态行动教育。所谓生态行动教育,是指在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实际行动中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态度和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行动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中做、做中学,即重在做事情、重在实践、重在行动。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我们必须先进行实践活动,习惯于做某些事情,然后才能成就美德;公正的人是由于做了公正的事,节制的人是由于做了节制的事,勇敢的人是由于做了勇敢的事,如果不去做这些事情,并形成良好习惯,谁也别想成为美德之人。由此可见,行动具有教育效果,唯有行动起来,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之中,才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环境保护者。生态理论教育成功与否,是否成功塑造出生态文明之人,最终也要看是否产生持久的环境保护行动。行动之所以具有教育效果,是因为行动能够培育人们的良好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就成为固化的行为。由此可见,行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生态行动教育而言,高校通过学校组织以及大学生自组织的生态环保活动,不仅使他们有了决策权,还会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和对环保活动的意识,激发他们开展环保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广环保理念和环保行为。
大学生生态行动教育路径选择
首先,制定大学生生态行动规范。这是开展生态行动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按照标准做到位,做不好就重做,实施后有检查,检查后有反馈,反馈后有整改,整改后重坚持,旨在让学生将生态保护入耳、入眼、入脑、入心。生态行动规范的教育意义在于将生态保护的红线和底线融入学生心灵,帮助大学生明晰行动内容、判断行为对错,从而强化大学生的生态保护习惯。比如,建立健全保护环境校规校纪,加强大学生生态行动考核。把生态环保行动规范指标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与各类评奖评优联系起来。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态行动记录和量化素质考核结果计入个人档案,从而将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记录延伸到社会,使之成为推进大学生生态行动教育的重要导向。又如,出台生活垃圾管理规定。垃圾分类是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促进大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高校可以同时配套设计垃圾分类规则的介绍和说明资料,在公共区域设置分类垃圾桶。学生必须遵从规定将垃圾进行分类,然后投放在指定位置,必要时通过强制的规范措施引导大学生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其次,组织生态社会实践。生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生态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亲历为主的特殊教育形式,其教育效果体现在通过参与决策激发其养成生态思维习惯,形成生态保护的目标认同感和生态参与的自主能力。在生活中遇到生态问题时,学生能够自觉运用生态思维分析问题,将生态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态保护技能,做出基于生态观的行为以解决实际问题,自觉成长为生态理念的践行者。
最后,开展绿色校园文化活动。绿色校园文化活动是生态行动教育的魂,文化活动的重点不在文而在化。以文化人,就是要开展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开展各类绿色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让学生耳濡目染生态环保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养成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进而达到行动教育的目的,日后走向社会亦会习惯成自然。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