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的重大使命,在生态文明理论的传授、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具有生态意识公民的培育中应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高校思政课是塑造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课程,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生态教育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将生态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是高校育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生态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生态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备现实性。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应该根植在每一个时代青年的内心深处,因此,学习生态文明理论、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是大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生态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也是时代的要求。
高校思政课是讲授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课程和重要途径,青年大学生生态保护理念的建立和生态建设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政课的任务,也是高校思政课的使命和“铸魂育人”的现实要求。青年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生态意识是其必备的素质。高校思政课在向大学生传授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是将生态保护意识内化于心的核心课程。
生态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定的制约性。高校承担着培育生态文明理论传播者和生态文明实践践行者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政课要通过生态教育培养青年大学生自觉遵循生态规则、积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品格。但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对生态文明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一方面体现在将生态教育等同于环保教育,另一方面体现在将生态教育看作“副课”。与此同时,当前很多高校思政课教师受自身专业的影响,并没有就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专门的研究,没有完整的知识储备,缺乏一定的生态专业知识素养。
另外,生态教育内容和方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是制约生态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生态教育包括生态知识与意识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行为教育等。对于大多数青年大学生而言,生态环保意识和观念在既往的学校教育中已经建立。因此,高等教育应该从生态法制和生态行为入手,从理论上促成学生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践行。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的生态教育内容培育具有生态意识、理论和行动力的生态文明建设者。一方面,理论学习最终目的是指导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也不例外。实践课教学的实质是传授理论知识与回应时代问题,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外化于行。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虽然肩负传授生态知识的重任,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
生态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拓展有效途径。基于生态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们要积极构建将生态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最大化地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优势。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加快课程体系建设。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以育人为根本宗旨,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的传授统一于立德树人。高校应着力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把生态教育贯彻到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中。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价值指引,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构建各学科的教学模式,使生态理念走进大学生日常课堂学习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也就是说,只有将生态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
第二,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体系。在教学内容上以教材为本,将生态教育与教材紧密结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生态理念从属于正确的价值观,生态教育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教材为本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理论素养是将生态教育融入思政课堂的重要途径。本科生的五门主体课程都涉及生态理念的培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道德伦理的角度讲述人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以及如何通过制定和遵循法律法规保护环境,以期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和健康的生态价值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侧重于梳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现实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治理措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更多的是让学生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明确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本真关系,强调构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更多的是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进行生态教育,教师应该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角度把握时代脉络,深入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形势与政策》将视野集中在当前国内外最新的生态问题和理念,是帮助大学生准确判断全球生态问题的关键课程。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教育素材,准确把握、适当拓展是利用教材的首要宗旨。
第三,丰富教学体系内容。在教学形式上,传统教学方式应与新型教学方式相结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升授课效果。除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思政课教师还应该融合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授课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设计上,理论教学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涉及时代问题,时代在变,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也随之变化。因此,我们可以从前人总结的理论知识中获取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认识,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从事实践活动。思政课中的生态教育要贯彻实践教学“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理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形成系统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而真正将其转化为青年大学生的信念和价值观。与此同时,还可以依托校园文化,以贴合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话题吸引学生关注和兴趣,让大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与自身息息相关。
总之,高校思政课是青年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生态教育依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教育设计和教材的精心编写,形成了依托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更契合大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的教育路径和良好的生态教育氛围。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2019JSJG563)、南京财经大学教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