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教师生态素养
2020年12月28日 09: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8日第2078期 作者:张媛

  高校教师生态素养是高校教师在生态环境领域表现出来的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所持的敬畏之心与良好习惯。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生态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高校教师生态素养是推动生态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具有生态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加强高校教师生态素养的理论与实践

  生态教育是人们在反思人与自然界关系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最终目标的教育,包括生态知识教育、生态意识教育、生态行为教育等方面。高校是向大学生传授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主要场域,青年大学生生态保护理念的形成和生态建设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教师和青年大学生是生态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一方面,教师是生态教育的执行者和引导者。教师向学生传授生态知识,是生态教育的执行者;同时,高校生态教育的内容和过程具有方向性,大学生心理又处于逐渐走向成熟却仍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实现大学生生态教育目标,高校教师除了传授生态文明等知识之外,还需要自身具备良好的生态素养。生态素养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所形成的赞赏态度和良好行为习惯,包括生态科学、生态文明知识的认知和储备以及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习惯。

  第一,加强高校教师对生态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生态教育不是单纯地传递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还应该包含生态伦理知识、法律知识、行为知识的普及。中小学阶段的生态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一定的生态意识和观念,高校生态教育则更多地从哲学、伦理学以及生态法律、行为和责任感的高度培养学生坚定的生态意识和正确的生态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的生态教育更为重要。

  第二,加强高校教师对生态文明的深度认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如果教师本身对生态文明的理念不认可,就很难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然界的承受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也是有限的,但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科学技术是化解当前生态危机的因素之一,但是这种危机不可能只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就得到真正的解决,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依然很紧张。

  第三,加强高校教师在生态文明教育上的知行合一。自然界为人的存在提供物质资料,自然界的存在是人存在的首要前提,保护自然界就是保护人本身。因此,人类在接受自然界馈赠的同时,要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和发展的责任。高校教师大多具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能够认同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只是在践行生态行为时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在保护环境中的生态道德责任自觉性还有待加强,还未完全形成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性消费等有益的生态保护行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深度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对于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有持续的关注。如此,才会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具有大局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知行合一。

  提升高校教师生态素养的理路

  第一,提高高校教师的生态教育意识。教师是生态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要对生态教育有清醒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要求高校通过生态教育的方式和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危机的存在,从现实生态环境问题出发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二是源于生态实践的要求。任何一种理论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而更好的实践得益于合理的理论指导。大学生在接受生态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的知识,这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前提和理论依据。三是当前的高校生态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高校生态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不重要的“副课”,而是应该渗透到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学生学习中的重要课程。

  第二,将生态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纳入高校师德建设评价体系中,将保护生态行为规范纳入师德建设的行为规范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党的十八大重申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又重点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而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直接来源于教师的传授和行为示范。我们可以将保护生态环境的优秀品德纳入师德建设的评价体系,引导高校教师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其关键在于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主体内化的过程就是主体自觉意识的过程。倘若在大学生态教育过程中缺少教育主体的内化环节,那么自我的主导性便会浮于形式,只是在毫无意义地灌输外在理论。只有高校教师经过本身自觉的过程,才能内化和认同生态理念,从而更好地外化于行,真正地体现在行动中。师德建设行为规范可以通过日常的自媒体和绿色校园的建设等途径对教师提出要求。例如,在绿色校园建设中,要保持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让教师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践行环境保护、热爱自然、提高生态素养,从而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当保护生态行为规范纳入师德建设中时,师德建设必然反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教师认同生态环境理念并付诸实践行动,从全局的可持续发展视角自觉形成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提升生态素养,提高师德示范的效果。

  第三,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生态理论水平。高校教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是生态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得益于高校教师不断提高的业务能力。现阶段,大学生生态教育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更为丰富的生态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从教师自身来看,要有不断学习的觉悟和能力,既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生态教育的重要性,又要学习培养自己深厚的生态知识和技能;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做到言传身教。从学校角度来看,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生态素养的专项培训。高校教师是生态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因此推动生态教育快速有效发展需要对高校教师进行专项培训。在培训内容方面,面向高校教师的生态素养培训要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教师既要在理论上增加理论知识的储备以期为生态教育夯实基础,又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加强生态文明的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以实际行动诠释和传递生态文明理念。当然,培训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以采取课堂授课、分组讨论、试点参观、自然体验、生态环境调研、视频学习和生态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