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0年12月09日 10: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9日总第2065期 作者:郎扬

  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五育”教育,其中劳动教育位于“五育”核心,劳动是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教育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在劳动中塑造自己,在劳动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给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劳动教育有利于培育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具备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显著的实践性。这三性的培育离不开劳动。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在真实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才能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才能在个人、社会、国家三者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

  劳动教育对培育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人有着重要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一方面,教育实践激活了人的自然生命,另一方面,教育实践实现了文化价值的引领。前者指出在教育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出一个全新的生命姿态,是对历史、时代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回应。后者强调只有将教育立足于社会实践,放在对他人与世界的关切中,教育才能将人的天赋潜能转化为实在的知识和智慧,在创造性地改造世界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过程反映了教育的属性在于对社会需求的理解与认同。在“五育”中,劳动教育尤其注重在实践中通过价值取向与实践的结合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志存高远,立足实践,才能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人格,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民族地区的人民,劳动教育从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三个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再提出,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使命和新课题的回应。关于劳动与人的成才、劳动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时代召唤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谱写壮丽而崭新的篇章。”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重要价值的准确把握,赋予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三位一体”的内涵品质。劳动教育成为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民族地区的发展尤其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民族地区人的内生动力。大多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发展起点低、历史欠账多,远离中心市场和城市集群,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精准扶贫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但脱贫后的民族地区仍面临着长效增长后劲不足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提升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多次指出内生动力是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路径。“因地因人制宜,缺什么就补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使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要想培育出民族地区人的内生动力,必须重视劳动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劳动实现的。民族地区劳动力存在着数量少、质量差、成本高,只适合粗放型经济的特点。自身力量不足,是贫困地区“等、靠、要”恶习的根源。只有改变劳动观念,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发展长效致富能力,促进人的内生动力,才能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最终实现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贫困人口的“扶智”“扶志”“造血”等,都是为了改变劳动观念和提升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的教育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只有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目的才会实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生产劳动中使受教育者产生主体在场性,调动起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教育目的。劳动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能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这个成就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主体在场性的充分表现,极大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空前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民族地区多位于我国边疆,处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边缘地带,主体参与较困难,主体在场性的不充分,导致地区贫困和当地人幸福感与获得感的降低。劳动教育通过赋能,即通过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注重身心参与,手脑并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劳动教育在充分继承传统劳动和工艺技能的同时,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的新变化,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和创新性。鼓励人们通过劳动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达到充分激发民族地区人口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民族地区人口通过主体参与,感受到切身利益的保障和发展,从而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文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和路径”(HNSZ2019-2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