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意蕴
2020年12月09日 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9日总第2065期 作者:李纪岩 杨伟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崇高革命精神的先进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各族群众的解放与幸福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见证了各族人民支持革命、忠贞救国的风雨历程,蕴含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深入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加深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了解,增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蕴含丰富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既包括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遗址等历史遗存及后来修建的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堂等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又包括革命事迹、革命文献、革命文艺、革命精神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少数民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并肩奋斗,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都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内蒙古自治区,一批蒙古族青年早在建党之初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带领蒙古族人民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留下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五一会址、乌兰夫纪念馆等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半个多世纪前,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震惊世界的壮举,肩负着伟大使命的红军西征,在宁夏生成了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毛泽东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更增加了宁夏红色文化的内涵。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成功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实践,留下了以百色精神为核心的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在西藏自治区,既有昌都解放委员会办公旧址、青(川)藏公路纪念碑、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纪念碑等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又有《翻身农奴把歌唱》等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地区有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克拉玛依矿史陈列馆等红色遗址,南疆地区有疏勒县烈士陵园、塔里木油田石油展览厅、马兰军博园等,东疆地区有哈密博物馆、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哈密烈士陵园等,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分属于西路军、八路军事迹主题,屯垦戍边事迹主题和创建石油、钢铁工业主题,富有特色。

  除了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其他省份的少数民族地区也分布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例如,在贵州黔东南、黔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中央红军及红二、红六军团长征时先后途经这里,既留下了红军战斗遗址、红军将士活动纪念地以及红军领导人故居等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也留下了长征精神、长征故事、长征标语、红军歌谣、红军诗词等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董必武、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为护卫西南的大后方,留存了叶挺将军囚居旧址纪念馆等300多处革命遗址,铭刻着土家族苗族人民的红色记忆。在海南,1927年黎族共产党人黄振士领导陵水起义,黎族各峒主组织黎民参加,成立了陵水县人民政府。1943年黎族首领王国兴带领黎族苗族人民发动了震撼全琼的白沙起义,并在自发起义后主动寻找共产党,被评价为中国少数民族觉醒的典范。如今,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白沙起义纪念园成为海南少数民族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总之,由于少数民族参加革命的广泛性,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几乎都有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

  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荣历史,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渗透着党和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向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除了这些共性外,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还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

  首先,具有强化红色记忆、传承精神根脉、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价值。文化记忆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群体赖以生存的根脉。马克思主义之魂、包括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灵魂与根脉。这样的灵魂与根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融合发展、共生共荣的历史传统与热爱和平、反对分裂的文化传统的延续。弘扬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传承其灵魂与根脉,对于强化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红色记忆与集体共识,增强对包括各民族特色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其次,具有增进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群众进行伟大斗争的历史见证,是各民族群众携手革命、团结奋斗、和谐交往的民族叙事,是“五个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宝贵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好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和全国人民对少数民族历史贡献的认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再次,具有整合价值分歧、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稳定的社会价值。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是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先进文化,蕴含着忠诚爱国、团结友善、敬业奉献、讲信修睦等价值观念,具有强大的价值整合功能。新时代,大力弘扬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对于激励各族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各族群众精神世界、引领民族地区社会风尚具有基础性作用。面对当下各种挑战,更需要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导向与黏合功能,为维护民族地区安全稳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动力。

  最后,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价值。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积极进取、勇于革命、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等精神,能够激发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经济、改变现状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以少数民族地区的革命遗迹、红色纪念场馆等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融合山清水秀的绿色生态资源和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纪念产品、红色文艺作品等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产业,是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探索开发路径

  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民族团结与革命传统教育的文化育民工程,是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的价值引领工程,是加快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进程的经济富民工程。要科学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实现其文化、社会与经济多重效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首先,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社会效益优先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不仅需要宏观指导、统筹规划,还需要更多的优惠政策、更大的奖励措施和更好的运行氛围。同时,党员领导干部的认知态度、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效度和深度。因此,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党员领导干部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红色文化素养,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党员领导干部培养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良性互动。

  其次,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观培育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教育。要把红色文化教育纳入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全过程,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以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典型案例,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要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少数民族社区和村寨,引领少数民族群众认同党的领导,拥护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红色文化资源聚集地打造成党性教育基地,激励少数民族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民族团结与民族发展的带头人。

  最后,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孵化功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产业,培育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新动能。要推动红色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红色精品线路,培育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红色经典景区。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同周边绿色生态资源、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拉长红色旅游产业链,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要大力扶持红色文化产业,积极研发富有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产品,发展红色影视业、红色演艺业、红色动漫产业。总之,要最大限度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综合效益,为少数民族地区注入经济发展新动力,带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本文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基础研究”(1601045C)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