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2020年12月09日 10: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9日总第2065期 作者:何化利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和有利因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少数民族的发展与繁荣。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少数民族的发展,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调研并作出重要的工作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正是基于56个民族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认知与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逐步形成。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2015年,在贵州考察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观点,这些重要论述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指导。

  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相结合,有效管理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是扶贫主体之一,精准识别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是精准扶贫的前提与基础。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将建档立卡工作做到实处才能切实打牢精准扶贫的根基。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颁布《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为精准识别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提供了明确的判断标准。当然,贫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还要引入动态管理理念,借助大数据对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和收入水平进行精准监测,实现贫困人口有进有退,保证把有限的扶贫资源集中用在真正贫困的人和地区上。

  中央统筹与地方落实相结合,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帮扶主体。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首先要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其次要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帮扶主体。一般来说,帮扶主体是指负责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各级领导干部如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对帮扶主体的要求也高。如果各级领导干部没有能扶贫的实力、扶真贫的意识和真扶贫的毅力,那么就很难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落实好向贫困地区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举措,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精准扶贫与片区脱贫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减贫效应。精准扶贫和片区脱贫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两大模式。精准扶贫侧重对农户个体的帮扶,因人施策、因户施策。片区脱贫侧重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制度设计,通过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来带动贫困户增收。将精准扶贫和片区脱贫结合起来,就是以精准扶贫作为片区脱贫的手段,以片区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减贫效应,保证贫困人口脱贫。习近平总书记说:“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这客观上要求构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和带动机制,给予满足条件的村集体经济、企业以及合作社政策资金支持。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东西部地区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来带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我国有14个连片特困区,其中有11个在少数民族地区,创新扶贫思路和扶贫机制,把精准扶贫和片区脱贫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化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穷根子”。

  “外部输血”和“自主造血”相结合,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外部输血”作为一种扶贫类型,以向贫困地区输入钱、财、物为主要手段。早在1986年,我国就成立了扶贫机构,通过为贫困地区安排扶贫项目,投放巨额资金来推动贫困地区脱贫。然而,这种扶贫类型忽视了对贫困人口自主造血能力的培养,返贫率较高。习近平总书记说,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要坚持“外部输血”和“自主造血”相结合,在向贫困地区输入钱、财、物的同时,注重培育贫困人口的脱贫热情和致富能力。产业扶贫就是一种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自主造血”能力的扶贫方式,它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激励贫困人口的自我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的发展优势,发挥优势形成地区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和接受教育,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完成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

  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相结合,精准配置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要素。精准配置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要素,就是对贫困户信息、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等要素进行精准管理,以确保扶贫要素实实在在地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精准配置扶贫要素,首先要求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精准配合,形成完善的扶贫要素管理机制。比如扶贫资金的阳光化管理,通过加强资金使用的审计,对挤占挪用、截留、冒领、挥霍扶贫资金的情况进行整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其次要将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结合起来。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一方面要加大钱、财、物的投入,为地区脱贫提供外源刺激。但是归根结底,地区脱贫还需要内源刺激,培养贫困人口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痼疾,养成战胜贫困的信心与勇气。这就要求加大精神要素如教育的投入,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为脱贫攻坚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只有将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治理贫困和治理导致贫困的思想根源。

  脱贫与减贫相结合,形成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考核机制。精准扶贫是脱贫的手段,脱贫是精准扶贫的目的。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脱贫考核就是要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效果进行精准量化,考核结果又可以成为实施奖惩、保障公平的参照标准。这就要求在创新扶贫思路和机制时,建立完备的贫困退出机制,实现精准脱贫。为了确保不出现返贫的情况,在根据既定的标准和步骤对贫困县、贫困户进行审核和验收的同时,还需要给脱贫县和脱贫户留下缓冲期,帮助其巩固和完善其自我发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系统论述,根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实际,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为少数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这些论述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运用和发展,具有显著的理论创新品格,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系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