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质量区域承载平台
2020年09月23日 09: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3日第2017期 作者:贾淑军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城市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并呈现出新的演变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从我国城市体系演变来看,现代化大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正在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必然性。大城市优先发展是一般经济规律。联合国对全球城市吸纳人口的比重进行分析发现,从1970年到2014年,生活在1000万人以上城市的人口占全部城市人口的比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生活在100万—500万人、50万—100万人城市的人口所占比重也分别提高了3.87和0.14个百分点,而生活在50万人以下城市的人口比重则下降了13个百分点。可见,城市人口呈现出向中心城市聚集的趋势。近年来,东京、纽约、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还出现了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地区回流的现象。我国还处于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和要素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聚集仍是主要特征。

  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对推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发挥大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促进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升级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二是有利于增强城市承载功能,克服“城市病”。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释放城市功能和管理效能。三是有利于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前,设区市辖县数量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同县域间同质竞争、无序竞争,大城市建设既可以将部分县域纳入其中,也可以直接带动周边县域发展。

  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战略举措。科学规划布局。每个城市都要在区域城镇体系和发展格局中找准自己的科学定位,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这个城市”进行科学规划。要推动城市发展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由“摊大饼”向多区块互联互通结构转变。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划定城市空间发展的“三区四线”,在城乡接合部、主城区与新城区中间地带,摒弃马路带式无序延伸和区块直接联结式扩张的开发建设模式,采用据点式开发方式,因地制宜打造高品质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作为城市主城区和组团城区的卫星城镇,既与城区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又与城区实现交通、管网等市政设施互联互通,同时享有与城区同质甚至是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和居住享受。要注重城市自然生态建设,主城区与组团城区、卫星城镇之间合理布局建设以水系、森林、湿地等为主要形式的生态隔离带,主城区和组团城区内部重点抓好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公园广场和绿廊绿道建设。城市生态建设要内外兼容,使城市内部的水系、绿地同城市外围河湖、森林、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

  强化产业支撑。一是产城互动,整合现有各类园区,提升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优化园区设施配套和综合服务功能,走“功能混合、职住平衡”新路子,使园区逐步成为城市新区,实现城市“精明增长”。二是培育打造核心增长极。划定城市中心范围,发展总部经济、金融经济、创意经济、消费经济等高端新型经济业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城市地标。三是提高大城市产业连接作用。推进大城市产业提档升级,延伸拓展高端产业链条,形成大中小城市梯度转移、合理分工的产业体系。

  提升城市功能。按照密度适宜、宽展适度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打通断头路,改善城市道路微循环,建设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配合的道路网系统。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快速公交系统(BRT),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大幅提升城市内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重点推动主城区与组团城市交通一体化,加快主城区与组团城市之间轨道交通连接线建设,实现组团城市与中心城区之间形成以快速路、轨道交通为主体,各级道路交通为补充的骨干交通走廊和便捷交通网络。按照“先外围后中心”的理念,推动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向组团城市及周边县(市)疏解转移,拓展外围城市功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现代化治理水平。深化相关领域改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一是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深化管理体制改革。适应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市域行政区划,将符合条件的县或县级市转变为市辖区,纳入城市管辖,实现城市扩容、一体发展。推进城市内乡镇改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改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使社会管理向城市转型。二是完善土地利用机制。重点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深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城镇棚户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放宽准入条件,制定合理、灵活的价格调整机制和政府补偿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营。四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人口管理与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推进有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居住证制度,尽快实现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构建与大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大公共服务体系”。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