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观察法的社会学想象力
2020年09月23日 09:3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3日第2017期 作者:张杨波

  与访谈法相似,在实地研究中观察法同样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通过全面细致地观察实地情形,全方位地收集田野中的各类资料,从而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整体把握。可是,从研究现状来看,不少研究者在研究设计环节往往将观察法一笔带过,在资料分析环节也只是简单呈现一些观察发现。殊不知,这无形中削弱了观察法的实际效力,本文在概览观察法要点的基础上,通过拓展它的社会学想象力来重新激活它的潜在独特优势。

  作为辅助性角色的观察法

  从学术史角度看,只用观察法来收集资料开展学术创作的作品确实不多。研究者在实地研究中会综合采用各种方法来收集资料,但显而易见,访谈法因为具有在短期内收集更多资料的优势而备受青睐,而观察法至多扮演一种辅助性角色,例如研究者通过观察来检验访谈资料的真伪或补充访谈资料的缺失。我们不否认这种看法,但如果仅仅将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就会遮蔽观察法具备的独特优势。在当前研究方法取向多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观察法这种传统方法,通过方法论反思来激活它的潜力。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观察法至少具有四项优势。其一,有效降低观察者效应。研究者开展的无接触式观察能降低被访者的警觉程度,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保证经验现象能够完整呈现出来。其二,方便收集不可言说的资料。研究者运用观察法的门槛相对较低,在某些论题上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些重要信息并不是问出来的,而是看出来的,这正好对应了现实生活中一类“可以做但不可以说”的情形。其三,检测事实的测谎仪。研究者将自然观察的结果作为检验被访者叙述的重要旁证,识别事实的真伪或补充事实的缺失。其四,尽快聚焦研究论题。研究者在进入实地后能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观察实地现场,采用广角思路收集资料,在资料分析基础上逐步缩小研究论题的范围。

  作为科学方法的观察法

  研究者在进入现场后需要全方位观察田野,在没有确定主题前要尽可能收集更多的资料。此外,观察一开始不要带有任何预设,而是采用广角聚焦,从一开始的全面观察到后来的聚焦观察。多多益善与逐步缩小焦点是观察法的基本要领。然而,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观察法,绝不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日常观察,而是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

  第一个事项是拟定合适的观察提纲。提纲指引着观察对象的范围,主要包括下述四个方面。一是实地环境,研究者进入现场后,要记录田野的地理位置、留意田野中的重要标识,例如张贴在公告墙上的标语、横幅甚至一些文件公示等。二是田野中的各类人群,包括他们的外形、年龄、性别和姿态语言等。三是观察他们的行为,包括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四是事件发生的情境,情境既包括被访者身处的文化背景,也包括在场的重要他人,被访者由于重要他人在场而有可能改变言谈举止。我们将上述四个主题细化为“6W”,分别是谁(Who),在什么地方(Where)什么时间(When)通过什么方式(How)做了什么事情(What),做事情的动机是什么(Why)。借助“6W”,每个人在进入田野之后大致就知道要观察什么。

  第二个事项是收集完整的观察资料。资料可以是研究者撰写的田野笔记,也可以是拍摄的图像或录制的音频文件。伴随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我们完全可以收集到丰富多样的影像资料。一般来说,通过观察法形成的资料包括实地观察笔记、个人观察笔记、观察方法笔记和观察理论笔记。实地观察笔记指的是研究者记下自己的观察内容,包括看到的事项和围绕事项做的注解说明;个人观察笔记指的是研究者围绕观察事项记下自己观察的感受和心得;观察方法笔记指的是研究者记下自己的观察过程;观察理论笔记指的是研究者围绕观察资料提出的初步理论分析。实地笔记是对原始观察资料的记录,而理论笔记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提升和概括,个人笔记事后可以作为附录纳入调研报告增强调研的真实性,而方法笔记也是为了回应未来审稿人对研究过程的质疑。上述四类笔记只是为分析需要而作的人为划分,在实地观察中往往纠缠在一起。正是有四类笔记的相互支撑,观察法才有了坚实基础。

  为观察法插上想象的翅膀

  上述是观察法操作的大致内容,然而,要真正发挥观察法的效力,还需要为它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就是说将观察过程予以方法论层面的反思,重新检视观察过程对观察资料的选择性影响。事实上,现有教科书对该论题做过一些讨论,例如按照研究者涉入田野程度的深浅,将观察法分为参与型观察和非参与型观察。前者指研究者深度介入田野,通过与被访者的全方位接触来观察田野;后者指研究者基本没有介入田野,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观察田野。两种观察类型各有利弊,参与型观察收集的资料固然有深度,但可能会面临观察者效应的影响,非参与型观察收集的资料固然客观,但可能会停留于表面。这类讨论其实很重要,对观察过程的方法论反思可以帮助研究者有效避免资料收集的选择性偏差。接下来,本文从研究者和被访者两个角度来做进一步引申。

  第一,从研究者角度出发,慎重对待观察渗透理论。观察渗透理论指的是研究者的前提预设对观察过程产生的各种潜在的实际影响。这些预设包括理论预设和经历预设:理论预设指研究者的理论倾向对观察过程产生了选择性偏差,即有意或无意地删除对自己不利的观察资料而只保留对自己有利的资料;经历预设指研究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乃至社会阅历同样对观察过程产生选择性偏差。观察过程包括对象识别、过程判定和理解偏误三个方面:对象识别指的是研究者倾向于观察某类对象而忽视其他类型的对象;过程判定指的是观察者在观察某类现象时会刻意突出它的某些方面而忽略它的其他方面;理解偏误指的是观察者对观察对象的理解可能与观察资料本身含义相偏离。

  第二,从被访者角度出发,警惕观察者效应的产生。观察者效应指的是被观察者由于被观察而有意识地主动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迎合研究者。这种效应又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田野中的守门人为研究者刻意营造的观察场景,看似真实全面却没有反映真相;第二个是被访者由于关键人物的在场而有意识地做出符合场景的举动,这种效应大多是源于研究者论题的社会敏感性。针对这些难题,一些研究者往往采用一种实用策略,即通过延长调研时间和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来化解上述难题。这些办法有一定作用,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对观察过程有清醒的认识,不只在意观察到的资料,更要检讨观察过程对观察资料产生的各类潜在影响,那么就能降低选择性偏差导致的失误。

  与访谈法相比,观察法不显山露水,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下全面、细致和深入地观察田野场景和其中各类人物的言行举止,这是它的最大优势。只要我们熟练掌握观察法并具有反思观察过程的方法自觉意识,就可以做到心中有田野,处处都是田野。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无限夸大观察法的优势,因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与问题相匹配的方法。

  (本文系武汉大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专项课题“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