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承经典中讲好中国故事
2020年09月17日 08: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7日第2013期 作者:杨杰 时晓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传承经典中讲好中国故事,既能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坚定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也能成为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有效途径,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为我们在传承经典中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成为艺术传播的重要议题。近年来,以《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一堂好课》《故事里的中国》等文化类原创节目为代表的电视综艺节目,为文艺创作的破题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而当代年轻人更需要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提升文艺节目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已成为电视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将大众文化诉之于图像已成为现代大众媒介传播的普遍诉求。的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视觉文化的需求,无论在可发挥作用的广度还是在价值意义的深度上,都愈加强烈。电视节目作为大众传播的“主阵地”,亟须紧跟时代步伐,紧随媒介风向变化,尽可能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要求。因此,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激烈博弈下,如何能在既满足节目内容文化输出的同时,又能提升内容审美的视觉性,已成为传媒从业人员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作为电视节目竞争的必要元素之一,舞台设计无疑是吸引受众眼球的关键环节。数字技术与舞台设计的综合应用,同样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新媒体技术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和融合,也在极大程度上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故事里的中国》在视觉效果方面的突出贡献值得关注:“1+N”式舞台布景打造全知视角,多舞台的综合运用弥补了传统电视节目中单舞台所暴露出的舞台场景转换单一、生硬等问题,无论现场观众还是荧屏后的电视观众,都能够感受到因为舞台视觉设计的大胆创新而展现出的艺术张力。

  当下,节目形式的创新是重中之重。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需要打破传统桎梏,运用全新的艺术形式彰显文化内涵。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文化类节目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创新,这使我国文化类节目逐渐找到了符合大众文化审美情趣的节目制作方向。比如,《国家宝藏》以“前世+今生”的节目形式将冰冷的文物推进大众视野内;《故事里的中国》则首次以“影视+戏剧+综艺”三重艺术形式融合,即文学艺术经典的影视化纪录、戏剧化表达与综艺化制作的多元处理。优秀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能够在兼顾叙事主体准确性的同时挖掘节目特色,有效凸显经典文艺作品内涵,紧扣主题,耐人寻味。这类节目的形式创新一改往常单调、乏味的制作流程,以尽可能新颖的样态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在大众文化传播视野下,注重“年轻化语态”在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承历史文化、解读中华文化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年轻态的思维方式、话语体系和节目模式等吸引青年人的关注,不失为较好的传播途径。正如学界所肯定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若想保持经久不衰的传播力及影响力,就需要拥有并保持文化的高雅格调和气息,同时顺应传统媒体的传播规律,在追求电视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和美学效果方面下足功夫。文化类电视节目既要担负文化内容传承的艰巨任务,也要具备从传统文化到电视语言的转换能力。

  譬如,《故事里的中国》以传播经典文化作品为核心驱动力,运用“戏剧演绎+历史回忆”的双重线索,对历史细节进行拓展性延伸,对历史人物进行垂直化挖掘,巧妙地实现了历史与文化的融合。节目以优秀经典文艺作品中的历史人物为切入点,邀请与历史人物相关的见证者、亲历者作为访谈对象。通过戏剧演绎重温经典,再由现代嘉宾的历史回忆作为填补,使观众重新了解了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并唤起了大众共鸣。节目通过对历史作品的不断解码与重新编码,将观众原本熟知的历史故事以更年轻化的叙事方式重新表现,收获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概言之,其创新和成功之处在于,打破影视、戏剧、综艺三重艺术形式之间的边界,经过不断试探,以融合的方式呈现于大众面前;同时,将历史文化经典作品与新兴技术手段相结合,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又兼具戏剧性和故事性。这在致力于打造殿堂级文化新品类的过程中做到了既有趣味又有内涵,从而推出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共同聆听中国声音的优秀节目。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话语权的不断提升,在传承经典文化中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期冀更多的艺术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增光添彩。

  (本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19LLWXA00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