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2020年09月16日 08: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6日总第2012期 作者:本报记者 钟哲

   9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引发强烈反响。 

  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瞩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有序推进科技创新。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基础研究布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应运而生。“863计划”实施以来,我们从跟踪模仿逐渐走向自主创新,对中国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的“973计划”,则将重视基础研究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2000年以来,中国开始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科学院打造的知识创新工程就是标志之一。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宏伟表示,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科技发展基础条件全面改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队伍不断壮大。二是科研整体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等实现多点突破,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三是产业技术进步加快。高铁、核电、5G等重点领域已形成竞争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快速提升期。四是创业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技术能力显著提升,民营科技机构、科技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快速发展。五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建设能力增强。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当前,我国在空间科学、量子科学、生物技术、超级计算、移动通信和高速铁路等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志耘表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整体跃升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汪同三告诉记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党深刻认识到劳动、资本、土地之外的其他要素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把“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技术、管理、数据都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因此,从理论上讲,科学技术对于当代生产价值的提高、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仅为生产力发挥最活跃、最革命的作用提供体制保障,而且为科学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实践、制度创新提供宽广空间、有利条件和有效激励,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基础上,促进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持补短板和长优势并举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贺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推动人类科学探索发挥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形成了显著的“非对称优势”,成为推动全球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成为提升生产效率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成为实现产业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信息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成为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升人民幸福水平的重要机制,在消除贫困、抗击疫情、预防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切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升我国对全球战略性科技人才的吸引力。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凡认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存在以下亟待弥补的短板。一是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对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交汇形成的科技创新机遇认识不清,抢抓科技创新战略机遇期意识不强。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科技受制于人。科技创新基础尚不扎实,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三是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不够明确。四是科技创新和转化的各环节衔接不够紧密,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五是科技队伍结构性问题明显,缺乏一流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在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看来,高校要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规划和建设,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他认为,目前,从高水平科技人才层次来看,我国战略性科学家不足,国家实验室、大科学平台和装置多数借鉴国外思路。从科技人才学科分布来看,物理、生物等基础学科力量投入不足,原创性成果缺乏。从科技人才引育状况来看,国内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力有待提高,人才计划统筹不够,学术生态有待优化。从科技人才价值取向来看,“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观念影响巨大,不利于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赵志耘表示,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短板主要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高端科技人才特别是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不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有待解决等方面。面向“十四五”及更长时期,首先,要坚持补短板和长优势并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着力解决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再次,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着力打造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的创新体系,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最后,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为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点明了责任、表明了态度、指明了方向,从‘为什么、向什么、做什么’三个维度强调了当前科技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和着力的重点。”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研究员李辉表示,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突出把握好“三个关键”。一要把握好“以人民为中心”关键目标,二要把握好“科学家精神”关键内核,三要把握好“开拓创新”关键意识。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任晓刚认为,增强科技创新需要在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共同发力。在国家层面,政府部门应实施一系列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提高科技人才激励强度和优化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在个人层面,科学家要将科研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多方向提出新理论、多渠道开辟新领域、多路径探索新发现。要提高原始成果创新水平,推动科学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向前发展。 

  在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袁汝兵看来,“创新驱动,情报先行”。科技情报是一项支撑决策和引领创新的重要工作。新时期的科技情报工作者,要聚焦国家长远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强化科技情报的“引领”功能,切实当好科技发展的“望远镜”。要以高质量的科技情报研究,助力国家科技战略提前部署,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王宏伟对记者表示,为促进科技创新,各类主体都要充分发力。第一,国家应积极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加强科技政策的顶层设计,完善主管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使创新治理链条有机衔接。提高科技政策协同水平与实施效力,激发各主体的创新活力。第二,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发展面向市场的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第三,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在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加强面向未来民生和重大战略需求的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第四,科技人员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学术自律,勤奋钻研、持续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潮流扑面而来,新思想、新产业、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面对复杂的世界局势,科技创新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将国家、社会、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力量有效整合起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从而形成集中、高效、可持续的创新体系,是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点。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