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话语服务搭建共同体纽带
2020年09月07日 10: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7日第2005期 作者:戴凌靓

  作为应急服务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应急语言服务”不能忽视。语言可以用来发布信息,协调人员,动员力量,使得社会各界能够及时协调合作,准确应对危机,达到“传信通事”的效果。然而面对突发危机,不仅需要物质救援,更需要精神上的疏导和慰藉。语言能传情通心,在应对紧急事件、突发危机时,能带来无可取代的精神力量。通过梳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媒体深入人心、鼓舞斗志的语言文字,运用认知架构理论分析丰富多样的话语叙事形式,我们试图探讨应急话语激发道德价值观共识的建构模式,以此激发民众的积极情感,唤起集体主义价值观,构建起新的“共同体”纽带。

  应急话语的认知架构

  乔治·莱考夫将框架语义学、社会学和传播学中的“框架”概念结合认知语言学和神经认知科学创建“架构理论”,并将其运用在政治话语的建构领域。他认为,架构是塑造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心理结构。大脑具有特定结构,使我们通过架构来思考,并根据这些架构作出不同的判断。架构通常以隐喻、意象、文化故事以及与大脑情感中心的神经连得以表现。语言用以承载、唤起这些架构。所有字词都是相较于概念架构进行定义的。人们听到一个词,它的架构就在大脑里被激活。这些由词语激活的心理结构被定义为表层架构,表层架构能激活深层架构,即人的道德价值观。换言之,事实非常重要,但如果想让事实变得有意义,就必须从道德适配性的角度对其加以框定。我们只能理解大脑中的架构允许我们理解的东西。如果事实与架构不吻合,那么架构就会保留下来,事实则会遭到忽视、批评或贬低。基于认知架构理论,一个成功的话语建构关键在于话语表达能否通过多元的叙事,激活公众情感共鸣的心理空间(表层架构),并与社会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深层架构)联系起来,使其与受众大脑中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相吻合,或者说语言吻合世界观。

  面对突发危机,应急话语也可以借鉴莱考夫的架构三层次“自上而下”进行建构。第一层次是寻找受众最认可的道德模式、深层架构及其体现的价值观,如应对突发事件时最需要的共同体认知、集体主义价值观等。第二层是按照深层架构适配相应的表层架构,如共同体认知匹配的团结架构、责任架构,应对危机认知匹配的积极情感、激励奋进的架构等。第三层次则是运用意象图式、故事和概念隐喻的话语等多元的叙事方式激活相应的架构。至此,应急话语得以实现“传输、理解、反馈无障碍”“情绪抚慰和心理疏导”以及“协助抗灾救灾精神的凝聚”和“国际舆论场”的“关注和引导”等语言应急服务的目标。

  团结架构激活民族集体主义价值观

  抗击疫情期间,国内主流媒体通过新闻报道,以图片、视频等多模态形式宣传抗疫。此类报道多以宏大叙事的角度,大量使用“应对新冠肺炎是战争”的概念隐喻,渲染战争场景。这是一场“人民战争”,医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医生是“白衣战士”。战争隐喻可以激活中华民族深层的革命文化和心理情感。

  战争隐喻激活了团结架构、责任架构:“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总体战,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战争必须讲究策略才能取得胜利。“守护”“援助”“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些激励类话语所激活的积极、正面、鼓励的架构能够显示出积极的情感并产生躯体标记,并通过自身和他人的多次重复,反复强化这些标记,以鼓励更多的人积极面对并战胜危机。

  战争隐喻、团结架构、积极情感架构激活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革命文化共识,这与受众的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相契合。这样的叙事表达取得了很好的话语效果,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命运的价值理念,增强抗击疫情期间的民族凝聚力。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国与家、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集体主义是深入中华民族血脉的价值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深深埋藏在我们的民族意识中。因此,在“战疫”大局之下,中国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有无数逆行者融入战斗前线,舍生取义;更有全国人民自觉支持配合,大范围严格执行隔离切断病毒传播,甚至让渡和牺牲个人权利。中国的抗疫战斗,让一位外籍专家发出了“无法想象”的惊叹。

  文化融合唤起积极情感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都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讲究“天、地、人”之间的融合。大到民族的命运,中到家庭的孝亲,小到个人的修身,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信仰的情感寄托,都不缺“天人合一”的“共同体”思想基因。

  此次疫情催生了大量接地气的“硬核”标语,它们大多是普通民众创作,面向基层民众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重群体、重道德、具有家本位观念,传统道德价值观重要的实践场所在于家庭,核心价值理念是“孝”。此类标语恰恰联结了孝亲家庭共同体的道德观。“儿女如何算孝顺?看住爸妈不出门”,以提醒、叮嘱的方式娓娓道来。每个社会成员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每个人高度自律的自我防护,每一个小家的安定和谐都是对大家园的维护。在注重个人修身的道德价值观的共识之中,“不串门,不聚餐,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作贡献”“少聚一顿餐,亲情不会淡;串门蹭饭,给社会添乱”的标语得到了受众的认可。话语建构应该选择符合受众身份认同的叙事方式,激发受众认同的道德价值观才能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火神山”“雷神山”的命名,以“火神”作为抵抗瘟疫的意象,以“雷神”对应惩罚罪恶的架构,寄托着命名者对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和祝愿。话语融合信仰、民俗和文化于一体,唤起了积极的情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赋予了民众强大的精神力量,坚定了战胜困难的信念。

  “共同体”描绘营造紧密情感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题立足“人类命运”建构“共同体”,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的东方思想魅力。中国人倡导的“携手”“共赢”激活的是合作互助架构。“共同的敌人”“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建构了“疫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这个概念隐喻。“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指明“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全球战疫,人类之间没有“你”输“我”赢,只有“我们”共赢,表现为“共情”架构。

  疫情唤醒了人们对于共同体的原初经验。我们因共同的利益而团结在一起,而这种共同利益首先包括“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善好。我们努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支持挽救生命”,这原始的本能更能激发全人类的心底共鸣,团结抗疫。

  共同体营造紧密的情感,但同时规定了服从的义务。团结合作更需要责任与担当。“我们不应只重视本国的利益,而且要重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尊重生命,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的话语中激发的责任架构和担当架构,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勇于担当的大国形象,在全球抗疫战争中发挥引领作用。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形象地将“共同体”描绘成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场所,一个温馨的家,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屋顶,又像是一个可以在寒冬中温暖我们的壁炉。“共同体”本身就能给人们带来心理安全感和心灵归属感,这样一种情感纽带的重新塑造也许正是应急话语体系构建中最希望看到的“语言通心”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