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英译
2020年09月07日 10: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7日第2005期 作者:朱玲

  自2018年七夕首演以来,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以其独特的艺术展现方式和浸入式的感官体验,受到多方关注和好评。创作团队聘请英国汉学家郭冉(Kim Hunter Gordon)翻译的英文字幕,为吸引海外观众、帮助作品走上国际舞台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原作和译作均受海外关注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散文,写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该书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描写了二人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他们在各地游历时的所见所闻。《浮生六记》是沈复在其妻子芸娘去世后,为表达生死隔离之思而写的作品,原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卷,流传下来的仅有前四卷。《浮生六记》曾先后被译成英、德、法、丹麦、瑞典、日、马来等多国文字,其英译本有4个,分别为中国译者林语堂1935年译本、英国译者马士李(Shirly M. Black)1960年译本、美国译者白伦(Leonard Pratt)和中国译者江素惠夫妇合作的1983年译本、加拿大译者孙广仁(Graham Sanders)2011年译本。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的剧本是以沈复的原作为基础,由周眠改编而成,在呈现形式上,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苏州园林和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昆曲“双遗联袂”,因其独特的浸入式体验方式受到多方面好评。《浮生六记》的演出地点为剧中故事发生地之一——苏州沧浪亭,演出并不固定于园中一景,而是让观众随人物剧情移步换景,这种实景浸入式体验和在剧场里静坐观看演出完全不同,使得观众的代入感、参与感倍增。它不仅吸引了海内外观众的关注,还登上了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舞台。因制作初衷和演出时空的限制,作品并未纳入原著所有故事情节,仅以沈复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抽取其中一部分,将他们志趣相投、柴米相依的深情娓娓道来,在诗文唱酬、烹茶理水、裁花取势、挥毫品鉴等日常生活场景中,展现出充满情趣和雅致的苏式生活方式与文化特色。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自编创之初就特别注重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的宣传推广,尤其是对外传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演出现场多个地点都安装了能够显示汉英对照字幕的装置。负责英文字幕翻译工作的郭冉来自英国的苏格兰地区,母语为英语,从小喜爱戏剧,了解汉语和中国文化。他不仅正在从事昆曲研究工作,还学过昆曲清唱和表演,翻译过10多部昆曲作品。郭冉对原作的专业性审视和在译作中的独特表达令其字幕译文别具风貌。我们可以从物质与器物、行为与制度这两个角度来分析郭冉的译文,透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

  事物名称翻译重在便于理解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的剧本择取了原作中的若干片段来呈现四季场景,除了序幕外,全剧分“春盏”“夏灯”“秋兴”“冬雪”“春再”五部分。中国人认为饮食应该符合时令,有“不时不食”之说。剧中涉及的苏州特色饮食数量很多,对于食物名称的翻译,译者主要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即用英语中对应或近似的食物来表达。如将“蘸玫瑰酱的白水粽”译为“a glutinous rice dumpling dipped in rose sauce”,将“桂花酒酿圆子”译为“osmanthis-flavoured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 dumplings”等。这种译法既具有直观性,又与演出场景相吻合,符合字幕翻译的情境性特征。同时也说明在饮食文化方面,尽管中西方烹饪方式、花样口味等有所差别,但英语世界的人们对中国饮食中的常见食材并不陌生,英语中有相同或相似的表达,这样翻译他们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清中叶的苏杭一带,工商业发达、经济文化繁荣、人口流动性增强,自明代以降积淀的文化素养和市隐传统,共同造就了一个虽对仕途怀有期待,却又不弃山水怀抱的士人群体。苏州风景优美,当地士人的娱乐方式之一就是寻友结伴出游。《浮生六记》剧中描写到,某日沈复欲邀三五友人一同游湖赏花,却又担忧在外“未免要吃些冷酒冷饭”,芸娘便雇了一个“骆驼担子”以化解难题。骆驼担子是两头高耸、形似骆驼峰的小吃担,苏州人还管它叫“两间半”。骆驼担子的一头有灶,灶上有锅,备有柴火,随时随地可以生火做饭;另一头是装满吃食、碗筷和各种佐料的小抽屉。这种具有江南特色的小吃担在当时的长三角地区很流行。但许多外国人甚至部分中国人并未见过骆驼担子,更不清楚它的功能,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camel stand”,人们将难以理解。郭冉将其译作“camel stand and portable stove”(骆驼担子和便携式炉灶),这里添加的“portable stove”(便携式炉灶)是关键信息,因为有了它才能给饮食加热,也才能体现芸娘的聪慧之处。这种译法展现了译者对苏州历史和当时苏州人日常生活的了解,及其对剧本要点的把握。

  笔者认为,在翻译这种某一地域所特有的生活物品时,直译并添加和突出关键信息的方法是可取的,有助于观众理解剧情,但有个小问题值得商榷:“portable stove”(便携式炉灶)本就是“camel stand”(骆驼担子)的一部分,在两者间用“and”连接却让人觉得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品,译作“camel stand with portable stove”(带便携式炉灶的骆驼担子)或许更准确些。

  借用代表性词语介绍礼仪习俗

  沈复夫妇经常携手同游,苏州的沧浪亭、虎丘、醋库巷、仓米巷、万年桥等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在女性受到严格约束的封建社会并不容易,剧中的相关描写却在细微处闪现出了现代性的光芒。如有一次沈复鼓励妻子陪他一起出门观灯,这显然有违封建社会的礼仪要求和行为规范,芸娘需要女扮男装方可出行。这里有一段唱词:唱喏个男儿礼遍,谁去也静女其娈,谁来也花家木兰,安辨这小足儿焉。郭冉将其译作“Practicing the bows between men. She, who comes as a handsome lady. Leaves as a living Mulan. How will they ever notice my little bound feet?”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男性和女性行礼的方式是不同的,为了在外出时不被人发现自己的女性身份,芸娘在外要行“男儿礼”。郭冉在此处将“男儿礼”译作了“bow”(鞠躬)。虽然封建社会有着复杂的礼仪规范,“男儿礼”不只鞠躬一种,古代人鞠躬的姿势也与现代不同,但是英语世界的观众往往并不了解这些,翻译得过于复杂可能反而会引起误解,所以译者在此选择以一种常见行礼方式代替其他所有。“缠足”是古代的一种陋习,令许多妇女深受其害。译者并未将戏文中的“小足儿”照直译作“little feet”(小脚),而是添加了关键信息,译作“little bound feet”(缠小脚),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背后的含义。

  此外,在翻译“谁来也花家木兰”时,译者选择了直接使用“a living Mulan”的译法。这或许是因为,近年来在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下,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已经广为英语世界的人们所了解,所以这样翻译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芸娘女扮男装和丈夫一起外出的故事情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不容小觑。

  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所着力描绘的沈复与芸娘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江南特别是苏州普通人生活的缩影,其中所体现的精神世界、生活趣味及人物性格,均带有鲜明的文化印记。它的英文字幕不仅可以帮助外国观众理解剧情,而且因其所展示的文化特色吸引了更多注意。同时,字幕的译文也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对照从汉语原作到英语译作的变化,探知部分英语国家民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程度。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昆曲翻译研究”(16YSC004)、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江苏卷)”(19ZD0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