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地理研究与学科建设
2020年09月07日 09: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7日第2005期 作者:曾大兴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在中国由来已久,但明确将其作为学科来建设发展,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事。经20余年发展,文学地理学学科在中国已初步建成。

  完善学科理论体系

  1997年,陶礼天提出了关于“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初步构想,认为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文学研究的边缘学科”,“致力于研究文学与地理之间多层次的辩证的相互关系”(《北“风”与南“骚”》)。2006年,梅新林也提出了关于“文学地理学学科”的构想,认为文学地理学是一门“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方法,其发展方向是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2008年,邹建军提出把文学地理学“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建设的一个新的分支”来建设,指出文学地理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那就是文学中的地理空间问题”(《关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发展前景》)。2011年,笔者提出“建立一门与文学史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认为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建设与“文学史”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2012年,杨义提出文学地理学是一门“会通之学”,要会通“文学与地理学、人类文化学以及民族、民俗、制度、历史、考古诸多学科”(《文学地理学的三条研究思路》)。

  上述学者的提法和表述虽各有差异,但已形成三点重要共识:一是主张把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研究视角或方法;二是坚持文学地理学必须以文学为本位,而不是以地理为本位;三是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被确立为文学地理学的科学基础和立论前提,从而明确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011年11月,“中国首届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与会学者联名倡议筹建“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议明确了文学地理的研究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门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文学地理学开拓研究新思路》)。此后,“中国文学地理学会”连续召开了八届年会,编辑出版了八本《文学地理学》辑刊,积极探讨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和基本理论问题。

  正是在文学界和文化地理学界众多学者的启发、推动和支持下,2017年3月,笔者出版了《文学地理学概论》一书。此书是笔者“多年来从事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一个总结”,也多方吸收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李仲凡评论说:“《文学地理学概论》作为一部开创性的文学地理学导论性质的著作,涵盖了文学地理学主要的、基本的研究领域”,“为文学地理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搭建起了基本的框架”,“《文学地理学概论》的问世……使得文学地理学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为接近学科的建成。”(《从苏轼的〈食荔枝〉到文学地理学》)2017年12月,梅新林、葛永海出版《文学地理学原理》一书。二书体例不同,但基本立场是相通的:一是“以文学为本位”,二是“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均体现了作者为建立文学地理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所做的多方面探索。

  彰显中国学者独特贡献

  综观中国学者的文学地理研究,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是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理论架构。中国学者的文学地理研究从一开始就带有比较浓厚的实证色彩。实证研究就是讲求证据,一切靠证据说话。中国学者的文学地理研究,不仅是对作家的出生成长之地与迁徙流寓之地,作品的产生之地与刊刻传播之地,作品中的地名、地景(景观)、地理意象等的研究带有比较浓厚的实证色彩,而且对理论问题的探讨也具有实证色彩。其中多是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再根据大量的结论提炼出一个观点、概念或理论,最后由这些观点、概念或理论来建构文学地理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就是说,不是从一个观点(概念、理论)推导出另一个观点(概念、理论),不是用演绎法,而是用归纳法。中国学者的实证研究,与西方地理学的“实证主义思潮”有某些相通之处,它“沿着预定的路线积累知识”,因此“是一种稳健的过程”。“实证主义思潮的主要诱惑力是数量化:以数学或统计学的形式,即以一种意味着精确、可重复性以及确定性(孔德的确定)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R. J. 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同时,中国学者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与学科建构也避免了西方“实证主义思潮”“长于事实而短于理论”的弊端。它讲求实证,但也注重理论探讨,并未“消除形而上学”,尤其是在分析文本的地理空间时,充分注意到了文学的虚构、想象和形而上的特征。

  第二是中国式的话语体系。所谓话语体系,就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表达形式。20世纪初期以来,在中国流行的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多是从西方引进的,因此这些学科的话语体系也是西方式的。但文学地理学不同,它是在中国建构的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是中国式的,用来表达这个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概念体系也是中国式的。例如,“地理物象”“地理事象”“本籍文化”“客籍文化”“文学家的静态分布”“文学家的动态分布”“瓜藤结构”“虚拟性文学景观”“实体性文学景观”“系地法”“现地研究法”“场景还原”“版图复原”“边缘活力”“地理叙事”“地理基因”等一系列概念,都是中国学者的原创。中国学者用这种中国式的概念体系,来表达中国式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并为这种表达建立了相应的规则,从而创建了一套初具规模的文学地理学学科的中国式话语体系。诚然,个别概念如“文学扩散”“文学源地”“文学区”“文学景观”的创立,确实借鉴了某些西方智慧,但绝不是对西方文化地理学中的“文化扩散”“文化源地”“文化区”“文化景观”等概念的简单套用,而是同时汲取了中国智慧,根据文学与文化之间的从属关系、文学自身的特点和内涵等创立的。

  第三是以青年学者为骨干的专业人才格局。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一直得到文学界和文化地理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的大力支持。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地理学界形成了以青年学者为骨干的专业人才格局。据统计,1990年以来发表的文学地理学论文,有三分之一是青年学者的学位论文(《文学地理学论著目录索引》),如果再加上他们的非学位论文,及其他青年学者的论文,那么至少有一半的论文是青年学者撰写的。近30年来,文学地理学发展迅速,影响广泛,这与广大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学术史上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学科只有赢得广大青年学者的青睐,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强调学科独立性

  一般认为,一个学科的成立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学科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三是要有一批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员。按照这三个条件来衡量,可以说,文学地理学这个学科在中国已初步建成。

  诚然,国外也有文学地理研究,但是国外的文学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批评”(文本批评)上,并未形成一个学科。马晶指出:“相较国内对文学地理学学科体系建构的思考,国外在这方面表现似乎并不明显。”(《学科定位: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国外的文学地理研究以法国为最早,成果也相对较多,例如法国学者迪布依和费雷分别出版过《法国文学地理学》(1942)和《文学地理学》(1946),但是文学地理学在法国并未建成一个学科。陶礼天指出:“尽管法国学界提出‘文学地理学’并出版了专著,但西方主流文学理论批评界并没有认可‘文学地理学’。”(《试论文学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早在1958年,法国文学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皮就曾这样讲:“几年来,流行着文学地理学。也许不应该对它提出过高的要求:强调地理学,会迅速滑向地方主义。”(《文学社会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文学地理学在法国的地位仍然没有得到提高。2009年10月,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学者米歇尔·柯罗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时说:文学地理学“可以为在法国大学界仍占统治地位的文学史研究提供补充”(《文学地理学、地理批评与地理诗学》)。这说明文学地理学在法国仍然只是文学史研究的一个“补充”,而不是一个独立学科。

  在美国学界,似乎连“文学地理学”这个概念都极少出现,他们用的是“地理批评”或“地理诗学”这两个概念,也是侧重于文本批评。因此可以说,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项研究,中外都有;但作为一个学科,只有中国初步建成。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