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内涵
2020年09月03日 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3日第2003期 作者:刘元胜 郎闯

  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为了切实解决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提高供给结构适应度和灵活性,我们应当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正确理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内涵。

  首先,农业是获得必要食物的产业。农业生产在本质上是一种食物生产,能够为人类生活提供必需的食物来源。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这里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劳动)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而一切劳动首先并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同时,“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的条件,所以在这种生产中使用的劳动,即经济学上最广义的农业劳动,必须有足够的生产率,使可供支配的劳动时间不致全被直接生产者的食物生产占去;也就是使农业剩余劳动,从而农业剩余产品成为可能”。这表明,一方面,农业劳动是其他非农业劳动能够独立存在的重要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在整个再生产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使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治国理政中处在突出位置。另一方面,农业劳动自然生产率的高低,对非农业劳动具有制约性,这种自然生产率越高,农业劳动和非农业劳动的分工就越有可能性。为此,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发展整体跃升,是夯实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的必然要求。

  其次,供给侧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物质资料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各个环节,构成以物质生产力运动为内容、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关联的社会再生产有机体的循环活动。在这个循环体系中,“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过程总是从生产重新开始”;“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党和国家针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出的从生产端入手、以提高社会生产力为目的、以调整宏观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的政策体系,其最终目的是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与生态环境需要。进入新发展阶段,结构性矛盾而非总量不足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供给侧而非需求侧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高我国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从供给侧发力,解放、发展和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力,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数量和质量的相得益彰,增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再次,结构性是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的关键。马克思非常重视经济结构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他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在“三期叠加”背景下,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不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构性’三个字十分重要,简称‘供给侧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结构性’三个字。”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结构性”作为重点来抓,在“结构性”上下功夫,通过结构性调整、优化农业供给结构,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让供给更好对接需求,满足需求转型升级需要,增强供给适应需求的弹性。二是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优化生产结构,积极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释放农产品生产的资源禀赋优势,以供给的差异化和品质化更好地匹配市场需求。三是以增值增效为目标,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调整,拓展农业多功能,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最后,改革是农业强起来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和事实证明,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发展阶段,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我国农业强起来,从根本上要靠深化改革,扎扎实实把农村改革推向前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加快推进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位次和竞争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关键,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经营方式优化、分配方式合理化,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从而实现我国农业强起来。

  总之,遵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能稳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也能调好调顺调优农业结构,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还能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进而解决好供需结构性矛盾,推动农业发展战略转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五大发展理念下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16BJY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