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理性的人道潜力
2020年09月02日 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2日第2002期 作者:[德]阿克塞尔·霍耐特

  如果没有特奥多·W.阿多诺,没有这个哲学家、音乐理论家和社会学家,就不会有批判理论。当然,其他人也为20世纪哲学的这个重要流派奠定了基石;也还有一些人,在这个流派产生的最初岁月里就公开铸就了其知识形象(intellektuelles Erscheinungsbild)。

  阿多诺否定主义方法的形成

  马克斯·霍克海默开启了后来被称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传统,他于1930年被聘为社会研究所所长,研究所1923年在法兰克福建立。在霍克海默尚未被委以新任时,他身边就聚拢了一个由一些志同道合科学家构成的圈子。他们共同以一种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精神,研究当时资本主义的结构和动力。在这一时期霍克海默特别重视研究规划的经验性方向,采取学科交叉的项目形式对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发展,而不仅仅是假设的发展进行探索。

  在研究的开始阶段,霍克海默认为意义特别重大的问题是:考虑到历史形势的改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潜力的信条在当时的适宜性。与此相应的是,关于无产阶级成员的社会化条件和人格性形成受精神分析影响的研究,从根本上规定了那时批判理论在公共领域中的形象。而阿多诺则相反,他受霍克海默之托,在研究所从事哲学和美学方面的基础课题研究,从一开始就完全处于这种经验研究活动的阴影之中。他关于方法论、音乐理论和历史哲学的作品,虽然正合西方马克思主义激进派代表人物小圈子的兴趣,但是最初在研究所内部并未产生更大影响。当社会研究所结束美国的流亡,迁回法兰克福之后,这个由霍克海默建立的批判理论,除了阿多诺之外就没有任何别的名字能够代表,而这已然是20年之后的事了。

  又过了20年,阿多诺被西德学生运动视为理论学派的知识分子首领,人们将反抗联邦共和国国内复辟和固化关系的本质性冲动,归功于这个理论学派。如今,被称为批判理论或者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几乎等同于阿多诺的著作。因此,这个思想家对于20世纪哲学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所具有的杰出意义,乃是源于其否定主义方法的激进性,源于其理论工作令人惊叹的涉猎范围,源于其思想姿态的刚正不阿。

  资本主义统治是“总体的蒙蔽关联”

  阿多诺1930年成为社会研究所成员时,才刚刚27岁。这个天资聪慧的年轻人此时已经在维也纳跟随十二音音乐之父学习了音乐理论,并在家乡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学习了哲学。在他关于一种批判理论的方法论的诸多早期作品中,就已经显露出否定主义特征,这些在后来构成其整个哲学和社会理论的根本特征。

  在结束了对格奥格尔·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开创性研究后,青年阿多诺便认为,世界处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统治之下;只有在对外部自然和内部本性的控制可能性的工具性计算形式下,这种经济才允许人类理性潜能发挥出来。

  阿多诺哲学的独特面貌,是在其因纳粹掌权而被迫于1938年流亡美国期间才获得的,在此之前他已经在牛津大学停留了3年做学术研究。在美国,将近40岁的阿多诺开始逐渐意识到,被资本主义强迫推行的理性单一化,在当时已经达至如此程度,以致社会生活的所有冲动和实施均受到它的损害。因此,阿多诺开始将蔓延到全球的资本主义统治,理解为一种“总体的蒙蔽关联”。其中,主体、自然包括心理感受,均被按照同一种模型来处理。这种模型将所有鲜活事物均归结为某种单纯物性的可支配的东西。阿多诺这种否定主义思想最终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他同时作为音乐理论家和作曲家能够辨认出,只有在现代的、加密的艺术作品中,还留有反抗理性的社会病理学的一席之地。阿多诺所有的后期著作,无论是《否定的辩证法》《美学理论》《最低限度的道德》,还是许多文化批判文集,都是这种思考的见证。它试图对抗资本主义对我们理性能力的肢解,回忆那沉睡在艺术中、一种非同一化的世界关系的力量。借助于这个动机和基本思想,阿多诺成为所有批判理论在精神上的核心人物。任何在今天努力接续法兰克福学派传统的人,都必须接受阿多诺哲学严格、严肃和富有远见的衡量。

  由于阿多诺的著作在20世纪哲学中如此独一无二和不可分割,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1—8月陆续出版了《阿多诺选集》,以让中国公众受惠。这勇敢的一步,不仅标志着东西方知识文化之间迟来的接近;而且,它还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经济的应用兴趣和政治的权力诉求重新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都需要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在对工具合理性的批判中,呼唤真实理性的人道和负责任的潜力。希望这个宏大、令人钦佩的阿多诺著作中文出版计划,对中国亦不无裨益。

  (作者系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领军人物;本文由《阿多诺选集》丛书编委会译)

  (作者单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