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外语课程育人元素
2020年08月17日 08:3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17日总第1990期 作者:俞婷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外语课程必然承载着育人功能。准确理解“课程思政”内涵,找准抓手,创新方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纲要》精神的关键。

  回归教育本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要义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即回归教育本质。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它的根本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外语教育也不例外,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外语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外语人才。

  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厘清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很重要。“课程思政”不是把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机械叠加,而是在专业课程中自然融入和深入挖掘育人思想,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立德树人的有机统一,实现专业知识向主流价值的自然延伸,克服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各自为政的“孤岛”效应。

  立足课程基础,传播知识、立德铸魂

  “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还是一种课程观念,倡导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外语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即是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发展需求。因此,外语课程教学目标不仅是学生外语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且包括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外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目标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哲学、宗教、艺术与科技等。基于课程内容,梳理育人思想,设定思政教育主线,引导学生站稳中国立场,正确作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培养责任担当、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是落实外语课程思政教育的抓手。在文学类课程中,要剖析作品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特征、作者观点态度,褒扬积极思想与观点,批判消极思想与观点,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塑造乐观向上的性格。如解读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硬汉”形象,分析永不服输、勇敢面对失败的“硬汉精神”,引导学生培养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文化类课程中,要引导学生在中外文化对比分析中,学会求同存异、文化互鉴,培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在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中,要从汉语与目标语语言结构、修辞结构的表层差异,延伸到深层的思维、文化差异,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中外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联系时事动态,拓展课程内容,补充学习资源,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鼓励学生用目标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落实外语课程思政,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显性与隐性互补的课程体系支撑。理论课程在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负起责、把好关,重在引导学生读懂弄通课程所涉及的中西思想和意识形态差异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辩证分析,正确判断,培养政治洞察力与敏锐性;毕业论文、实习、见习等实践类课程重在迁移应用、意志磨炼与品德锤炼。显性课程重在指导,隐性课程意在熏陶。通过创造优美的外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外语文化活动、外事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显性课程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意识形态及学科精神,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与环境中,实现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社会育人。

  创新教学方法,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蕴含的是知与行相统一、课内课外相联系、言传身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重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

  外语教学与思政育人是有机契合、无缝衔接的过程。如果在外语课上专门留出时间,单纯采用说教方式讲授思想政治理论,势必会显得空洞、乏味,缺乏专业水准。如果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探究性方法,紧紧围绕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精心安排教学主题,巧妙设计教学活动,积极组织对话争鸣,适时引导价值观念,鼓励课外探索发现,则能促使学生在课内课外参与、体验、实践和交往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迁移创新、锤炼品德、传播文化,做到知行合一。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落实好“课程思政”,教师要“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引领学生自觉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专业精神。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