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对劳动和劳动教育作出重要论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这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更是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
在劳动中锤炼品德。通过劳动可以教育学生形成优良品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劳动,才能养成真正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品质。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也就无法真正培养其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更不能真正培养其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只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广大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将劳动所蕴含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其形成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行。通过劳动可以教育学生养成善良品性。简单的劳动会让人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复杂的劳动会让人更加懂得珍惜。加强劳动教育,能够让广大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合作与感恩,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知恩图报的善良品性。通过劳动可以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的劳动,为国家发展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只有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广大学生在劳动中深刻领会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使其形成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远大理想。
在劳动中增长智慧。劳动助力智力发展。学习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人类积累下来的许多知识和经验都与劳动有关。人们在劳动中不断地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收获知识,积累经验,更在劳动中逐步掌握自然规律。而且劳动能够增强人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对提升思维能力、使人保持旺盛精力等有一定作用。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习得知识,并在手脑并用中提升学习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劳动助益突破创新。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其中也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专注、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从最原始的石器工具到现代的信息技术,都是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无数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创新才实现的。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在简单、踏实的劳作中感受稳定与收获,在独特的兴趣爱好中体会成功与幸福,在富有挑战性的创造中满足好奇与成就,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劳动中康心健体。从古至今,劳动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身心健康的源泉。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以劳健体。劳动是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体力劳动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育方面并不亚于诸如体操等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身型匀称、动作协调、体态优美。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也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改善其健康状况。通过完成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可以使学生实现有效休息,调节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缓解身体疲劳,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以劳养心。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一文中提出:“在劳动教学过程中,还能培养这样一些宝贵的个性品质,如学会集体工作、热爱劳动、克服困难的坚毅精神等。”劳动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面临诸多困扰,升学、就业、情感等问题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适当的劳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释放压力,从而舒缓紧张的情绪。
在劳动中提高审美。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美,劳动首先使劳动自身成为审美对象,使劳动过程、劳动工具、劳动场面、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在劳动中培育学生美的情操。热爱劳动本身就是美好的情操。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可以逐步培育学生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内化为精神境界,让学生领悟劳动是创造美的源泉,从而重新认识劳动,构建新的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怀。在劳动中引领学生体会美的过程。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对自身劳动成果起初的憧憬和设想、劳动中的改造和经历、劳动后的满足和收获的整体过程中获得美好体验,体会劳动环境与劳动场面的美,特别是人本身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自我发展而产生的发自内心的美的感受。在劳动中激发学生美的创造。现代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科技的不断进步,其源泉和动力都是人类特有的劳动。劳动创造了世界,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劳动中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并在劳动创新中形成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形成在劳动中提高学习、强健体魄、净化心灵、创新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90后师范类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调适研究”([2014]第260号)、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吉林省青年奋斗精神的赓续与弘扬研究”(2020B01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新时代大学生文化素养培育研究基地)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