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文艺工作的着力点
2020年06月18日 0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8日总第1950期 作者:阮一帆 吴倩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把文艺事业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始终把文艺战线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面向新时代,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昌盛,我们应当在根本立场、文艺创作、宣传推介、评判标准等方面重点着力。

  第一,坚持“身入”与“情入”浑然一体。文艺工作首先要把握好立场、态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与见证者,“人民的文艺”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引领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文艺创作能否坚持“扎根人民”,直接决定了文学艺术的传播力与美誉度。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把“身入”与“情入”结合起来,既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意念,又要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远大追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观照人民生活现实,汲取不同群体的生活养料,凝聚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勇于创作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新风貌的“接地气”作品。同时,真正咀嚼生活之味,形成独具匠心的眼光与气概,将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寓于鲜活的作品中。只有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的文艺作品,才能给人以真实感和生动性,才能破除文艺创作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现实困境,使人民群众能够真切受到文化熏染。如此一来,文艺工作就更具有亲和力、生命力和感染力,就更能够转化为无声的力量,助力于筑牢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第二,坚持“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一切文学艺术都源自社会生活,同时又超越所处阶段的生活,文艺所具有的特殊“创造性”,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升华。文艺原创力,是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表征,也是国家软实力的突出体现。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演化中博采众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风格,蕴含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风貌。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的浪潮中,我们的文艺作品既要彰显现代生活底色,又要延续传统文化血脉。我们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积极运用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补短板、强筋骨。唯其如此,文艺作品才能以其突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彰显“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境界,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三,坚持“线上”与“线下”同频共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方式方法问题,实质是回答文艺作品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成为文艺宣传的重要任务。文艺宣传工作逐步从“由点涉面”,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线上”宣传主要以“互联网+文艺”“互联网+文联”等形式展开,“线下”宣传主要依托社区、街道、学校等公共场所,通过“惠民工程”、志愿服务等形式推进。随着自媒体等新型传播媒介的普及,文艺作品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催生了契合时代特征的文艺新业态,文学、电影、书法、曲艺、美术等领域的优秀作品通过网络逐步深入寻常百姓家。同时,文艺宣传工作也面临着传播手段与话语方式“异化”的挑战。为此,一是在内容上应强化互联网思维,凝聚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实现网络分众传播,引发人民群众的思想共鸣。二是采用多样化的宣传形式,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创作评论等活动,结合“两微一端”等新型媒介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作欲”与“参与度”。三是加强文艺宣传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搭建网络宣传平台,抓好“线上”与“线下”的宣传对接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

  第四,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有效结合。评判标准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标尺,集中反映了人们针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尺度与界限。总体来看,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需要从思想底蕴、审美情趣等多维度审视。顺应时代发展的优秀文艺作品,需要同时满足政治和艺术标准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离不开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调控功能和凝聚功能。统筹文艺作品的“政治”与“艺术”评判标准,需要厘清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政治立场与创作理念的关系。一方面,“文艺工作者,要同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政治工作者以及其他有关同志相互合作,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同各种妨碍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习惯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始终坚定文艺创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切不可在形形色色的价值争辩中丧失主阵地。另一方面,文艺工作者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规律和原则,在创新文艺理论话语体系中实现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的跨越,最终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