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线高端人才 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
2020年06月15日 09: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5日第1947期 作者:杜鹏举

  生态文明建设是惠及全人类的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建设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大学生是与生产生活紧密衔接的劳动者,应系统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了开展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指导思想,结合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实际,通过系统化思维方式,不断促进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发展。

  第一,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环境的融合。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是人类重新认识自身定位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必须要把握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联系,并通过对自身的思考来确定人类在整个生态环境当中的位置。首先,要考虑生态文明教育与自然现状的融合。深思人类以及单独个体在自然环境当中所处的位置,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规律新的有益结合点,结合自然的生命周期、循环与重生,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其次,要考虑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与人类社会建设发展的新型关系,在确保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同时,逐步降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和破坏。指导高职大学生明确生态文明的学习目标、知识体系,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最后,要考虑生态文明教育与信息时代的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不断融合,产生了更多更新颖的教育方式,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结合新形态下的教育形式,通过情景式、体验式、实践式的方式来开展好相关生态文明的教育活动,从而促进高职大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生态文明教育知识。

  第二,生态文明教育与教育特色的融合。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对高职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通过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实习实践活动,让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内容成为受教育者吸收、理解、落实、践行的指导标准。首先,要让生态文明教育知识与高职课程进行一定的融合。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指导相关高校开展一定通识性、专业性、实践性的教育课程,使高职大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与其专业知识相结合,能够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其次,要让生态文明教育与高职教育项目相融合。通过项目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特点,要充分运用项目建设思维,结合自身条件和有利的外部环境,与产业需求、职业能力、项目化课程进行有效对接,从而把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行动。最后,要让生态文明教育与教育实践活动相融合。要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当中开展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好生命周期法则来开展和设计实践活动,让活动能够结合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思想,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使相关活动跨越一定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具备一定的联系性和关联性,产生一定的个人效益和社会效应。

  第三,生态文明教育与特色文化的融合。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文化,这其中很多方面与生态、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利用特色文化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让生态文明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例如墨家思想提出的“顺应天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理论,对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其次,要让生态文明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相融合。以笔者所在区域的地方特色文化道家思想为例,通过在教育活动中增加对“道”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万物之源和自然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第三,要让生态文明教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环境,合理制定校园生态文明行为准则,使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深入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全过程、学生日常生活的全过程,逐渐让学生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

  生态文明是更高层次的文明,将会对现有社会体系产生深远意义的变革。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处于这一时代变革的关键期,努力将学生们培养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将有利于生态文明思想在具体工作当中的落实,并促进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水平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