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与管理者。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没有得到普遍和足够的重视,无论是理论教学方面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处于边缘化阶段。实践教学是使学生获得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亟须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探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路径。
重视顶层设计,明晰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中央相继颁布了多部法律文件,出台若干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与政策,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搭好基础性框架,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再到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以宪法之名确立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无一不体现出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实践计划并制定具体操作方案,显得尤为必要。这对大学生的后续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最终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丰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高校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大力传播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对于充分发挥窗口示范作用、开发丰富的教育资源、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完善基地规划布局,凸显生态教育文化亮点。一是在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之初,各单位应实地考察,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完整性为基本原则建设基地。二是在规划布局基地时,选址应优先考虑其生态效益。以湖北省高校为例,众多高校选择湖北省宜昌市的秭归产学研基地为实践教学基地,秭归县溪河网布,水资源较为丰富,同时该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湖北省黄金主要产区之一,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基地选址确定后,应及时加强生态文明的相关宣传与科普教育。对于已拥有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校,在专业教学实习之外应加强生态文明相关教育,设计并制定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的培养方案。校外实践基地固然重要,学校本身也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校内社团、协会及各类学生组织均可策划相关活动,这样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又可以使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了解生态文明思想,提高生态文明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建立基地管理制度,完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根据实践基地的建设规范因地制宜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实践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以及日常事务管理制度等。要协同好理论课和实验课、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校内实践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关系。实践课程的考核体系应包含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主体为教师和学生,评价体系的中心指导思想是全参与、广覆盖,以激发师生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教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以客观反映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执行标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自评、他评和学生评的方式,了解实践教学的效果,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在实习后撰写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系统地设计实践教学考评机制。从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能力,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增强基地师资力量,改善生态文明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严格执行事先预定的教学计划,必须精心培养专业性较强的师资队伍,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予专业指导。要以高校现有的师资力量为基础,对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授予合格者授课指导资格,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建设,以保证如期完成生态文明的通识教育目标。进行“情景式”教学,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主导,在实践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和仿真教学,引导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举措进行探讨,主动关注重大国际活动和全球治理的相关进展,如国际环境问题、大气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探求建设生态文明背后的意义。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到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身体力行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本文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教改基金(本科教学工程)“公共管理类本科生实践教学全过程协同创新研究”(2019G4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