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
2020年05月28日 04: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8日第1935期 作者:丁匡一

  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是涉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本土性、自主性的重要问题。究其实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概念内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翻译、阐释、传播,甚至也不只是提供某种区别于他国或他种语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中国话语,其学理合法性建基于这一核心要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视域,深切把握发展着的、动态的中国现实。其内在标志在于:具有中国的问题意识,生成相应于本土的概念及概念组,形成具有解释力与实践性的命题或命题体系,并且形塑一种系统性的反思。只有在这一层次上,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才具有实质性的内涵与意蕴。从前提性反思的角度来看,从文本、空间、时间这三个基本维度切中当下中国之涌动着、发展着的现实,是生成并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的前提。
  
  文本维度
  
  文本意味着思想的资源,也意味着开显经验的方向、要素、层次与形式。在理解和把握现实时,文本具有重要意义。很大程度上,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经验,并非没有前提,相反,一定的理论总会或隐或显地牵引、指向、辨识相应的现实存在。所以,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个人或群体的常识性生存经验,去把握现实的发展,这类常识性的朴素观念实际上存在偏误。同时,也要规避过度的概念化对于经验现实的辖制与剪裁,警惕概念与命题对于现实的遮蔽。尤其是,百余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西学东渐,汉语学界持续引介西方思潮,其意义固然重大,但不容忽视的是,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其问题意识、经验、体认、概念、命题,是基于西方的时空背景,以之分析、套解中国现实,也并不适用。在一定程度上,回到中国的当下现实本身意味着悬置,既要悬置那些朴素的、常识性的直观碎片,也要悬置那些抽象的、预置的理论框架。

  文本维度还意味着,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方法对诸多社会现象进行与时俱进的观察与反思。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精神扎根于中国的土壤。进言之,文本终究是在对话中开启,即文本与现实的双向视域的开显与交融,其首要的任务是,以当代学人在场化的经验与思想为中介,开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内在对话。在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的同时,西方现代性批判的文本,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也是重要的参取维度。切忌以西方概念简单对认、标识甚至标签中国的经验与问题。换言之,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的关键在于依托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方法和立场及其分析框架,让经典文本照亮、开显现实,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现代性反思的经典文本作为参照,立足本土,参照而非比附西方,在这种情形下生成具有解释力的中国概念与中国命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的出场与构建。
  
  空间维度
  
  空间维度首先意味着中国的地方性与特殊性。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既有的思路是,将特殊性视作普遍性框架下的经验个案,认为普遍性蕴含于、寄寓于特殊性之中。从空间维度理解理论的地方性与特殊性,或应突破这类惯常的认知。在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的视角下,中国的地方性与特殊性,并非是某种普遍性的个案分析、经验扩展或典型化叙事。由此而论,所谓的普遍性,不过是另一种地方性、西方化的扩展。因此,西方的、所谓普遍化的社会理论,它可以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参照,一种比较性的视野,而不能盲目地以中国的实践附随西方的命题。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的构建,应基于中国的本土这一空间层次。中国的特殊性与地方性之本身即是生成问题意识、形塑概念与命题的根本资源。当然,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空间始终并非一种纯粹自然的概念,也不是一种数学、物理概念,空间具有社会属性,与社会发展存在内在性的本质关联。因此,关注中国的地方性也就意味着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土化。

  同此,空间维度还意味着对区位性的关切。依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逻辑,应将区位置于社会语境中加以理解和把握。在当代中国,空间性不仅要考虑到中国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一内在环境,也要关注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地缘政治、国际政治的格局,这种格局实际上也是社会空间维度的一种表现。在思考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模式、道路与国家治理等方面,其空间区位层面存在一种背景性的转换,应在陆地、海洋、太空等区位空间的互动之间,来经验、理解并想象当下之中国。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把握动态的、作为环节与过程的区位空间,才能借此培育、生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
  
  时间维度
  
  在时间维度方面首先要摒弃那种线性的时间观,这种时间观把当代中国抽象地理解为一种由前现代向现当代的线性的变化与发展,这种理解实际上还囿限于朴素的经验常识层面。社会的时间维度不同于物理时间的维度,其发展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的、可量化的时间概念,不能以一种线性时间轴来描述。社会时间呈现为一种同心圆式的形态,由中心(传统)波及于周围(未来)。在这种时间观的维度中,“当下”“现时”处于“过去”“曾经”与“未来”的“对话”之间。“当下”“现时”总是在“过去”与“未来”的交织中不断生成或重构。例如,“当下”“现时”的存在,尽管在形式上有诸多变化,但实际上,传统仍然采取了转换性的形式渗透于“当下”“现时”,这种同心圆式的时间观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必不可少的前提维度。尤为重要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过去”“曾经”从来都没有被简单地摒弃,“过去”“曾经”、传统总是以某种形式植入“当下”以及“未来”。黑格尔和马克思所强调的扬弃概念并非简单地指涉批判性继承,而是将“过去”“曾经”、传统,作为一种发展着的环节,在现在以及未来的阶段,以新的形式再度表现并澄明。所以,扬弃意味着将“过去”“曾经”、传统包容于“当下”“现时”的自身之内,并推展到“未来”。同理,即刻的“当下”“现时”实际上也不是纯粹的此时此刻,而总是包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想象。因此,由“未来”赋予“当下”“现时”的憧憬与想象,其时间维度也必然且应当被纳入到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的思想努力之中。

  总之,如果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语的条件已经成熟,且这一思想努力与追求又具有实质性的意义,那么,沿着文本、空间、时间的维度,深入地观察、体认、经验中国的现实,生成与之适切的问题意识、基本概念、核心命题,并以此形成系统性的反思话语,是这一思想努力的规范性标准与前提性准备。基于此,汉语学界才有条件和可能去实质性地思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构建问题。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