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在中国长城营建史中承上启下
2024年02月21日 10: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1日第2836期 作者:王兴锋

  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相继建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等政权。同时,柔然、突厥等先后称雄漠北。北朝诸政权为抵御游牧民族南下、防止敌对势力侵扰,构筑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长城边防设施,在中国长城营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构筑军事防御体系

  北魏统一北方之后,面临柔然的军事压力。虽然北魏统治者发动数次大规模军事征讨,但是终北魏之世,柔然依旧拥有雄厚实力。当北魏和柔然并立之时,长期的军事对峙就出现了。柔然是以骑兵流动作战为主要方式的游牧民族,在军事行动上时常采取进攻而非防守策略。北魏为应对柔然骑兵声东击西、出其不意的猛烈冲击,决意借助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城抵御侵扰。明元帝至孝文帝时期,北魏在沿边地带构筑了泰常长城和畿上塞围。

  泰常七年(422),明元帝挥师南下,欲同南朝刘宋争夺青、兖和豫三州之地。同时,明元帝为保障后方无虞,命令皇太子拓跋焘出镇北疆,沿着阴山和燕山构筑了一道长城。这道长城东起赤城(今河北省赤城县),西迄五原(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加河东岸),史称“泰常长城”。当时,北魏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柔然频繁越过大漠威胁平城。太平真君七年(446),北魏又沿着燕山、太行山、恒山和管涔山,构筑了一道弧形分布的畿上塞围。这道长城东起今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西至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裴家津村,从而在平城的三面构筑了一道拱卫京畿的军防工程。

  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当时,柔然仍虎视眈眈,三方势均力敌、相互对峙。东魏为有效应对外部危机,积极构建军事防御体系。武定元年(543)肆州长城和武定三年长城,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构筑的。

  北齐为提升应对柔然和北周的军事能力,在东魏的基础上继续构筑长城。终北齐之世,先后兴工7次,构筑4道长城,即天保五年(554)至七年外线长城、天保三年至天统元年(565)内线长城、河清二年(563)轵关长城和武平七年(576)晋州壕堑。然而,这些长城防线未能抵挡住北周的攻击。577年,北周军队先后攻破晋阳、邺都,北齐灭亡。

  北周吞灭北齐后,疆域向东大幅拓展。然而,营州地区(今辽宁省朝阳市)仍被北齐残部高宝宁占据。高宝宁勾连突厥、契丹,不断侵边犯塞,对北周造成巨大威胁。大象元年(579),北周在于翼的主持下,修筑了西起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雁门关)、东至碣石(今辽宁省绥中县)的长城防线。此次长城工役是对北齐内线长城雁门关自东至大海段的增修、完善和加固。

  掀起第二个修建高潮

  东汉光武帝以后,汉朝暂停了长城的构筑,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阶段营建长城的剧目临近尾声。三百多年后的北朝,是继战国秦汉之后第二个营建长城的高潮,在两千多年的长城营建史上具有显著特点。

  第一,北朝时期,既有东西争雄,也有南北对峙。东魏、西魏分立之后,双方连年厮杀,均难以吞并对方,形成东西对峙的格局。与此同时,柔然阿那环可汗乘镇压北魏六镇起义之机再度崛起,成为影响北方的重要势力。东魏、北齐既要北筑长城以拒柔然,又要西构长城以防西魏、北周和稽胡。因此,长城的空间布局呈现东西和南北两种走向。例如,肆州长城东起土隥(今山西原平市段家堡乡黑峪村障城遗址),西至马陵戍(今山西省岢岚县王家岔乡王家岔村),主要防御柔然。北齐天保三年构筑南北走向长城,南起黄栌岭(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北至社干戍(山西省五寨县南),主要防御稽胡和北周。北朝各段长城因防御对象不同,其营造结构和分布呈现出复杂性。

  第二,北朝诸政权为增强边疆的军事防御能力,连续构筑内、外两道长城,这在中国长城营建史上是罕见的。天保三年至天统元年北齐构筑的内线长城,西起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西北,沿芦芽山直抵五寨县南部,然后转向东,循恒山山脉抵灵丘县西南部,再斜向东北,循太行山脉抵达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再顺着燕山山脉南缘屈曲而东,止于辽宁省绥中县万家镇墙子里村的渤海岸。天保五年至天保七年北齐构筑的外线长城,西起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附近,向东抵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河口与大凌河河口处。内、外两道长城互为犄角,增强了军事防御能力。

  第三,北魏在与柔然的实战中发现,壕堑是遏阻骑兵冲击的最佳防御设施。于是,北魏在构筑太和长堑时,将挖掘出的土石方夯筑为长城墙体,在长城外侧形成了一条漫长的壕堑。现今残存的壕堑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和喀喇沁旗境内的长城外侧,宽约2.5—10米,深约0.4—1.2米。壕堑可以限制骑兵的顺利前进,有效遏阻敌人的进攻力度和速度,在提升长城整体防御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壕堑作为长城防御体系的附属设施这一特点,又为后世的宋、辽和金朝所沿用。宋、辽和金朝在北部边境地带兴筑的界壕(边壕),继承了北朝长城壕堑的构筑形制,用于界分蕃汉、保护道路、划定疆界等。

  为后世长城提供借鉴

  北朝长城的构筑始自北魏泰常八年,终至北周大象元年,在140多年里,13次兴工构筑长城。这些长城遗迹纵横数千里,分布在内蒙古、宁夏、山西、河北、北京和辽宁等地。北朝构筑长城的时间跨度长、兴工次数多、分布区域广,在中国长城营建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

  首先,古代王朝或政权构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护卫特定地域、御敌于长城之外和扼守交通要道。北朝长城的构筑遵循了“因地形,用制险塞”的原则,凭山为险、依河据守,有效减缓了柔然等游牧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提高了北朝军事防御能力,对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长城的营建始于春秋,历经战国秦汉,北朝时期再次掀起高潮。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不断总结历代军事工程的构筑经验,推进了筑城技术进步,使长城的坚固性不断提高,满足了当时的军事防御需求。据《北齐书》卷4《文宣帝纪》记载,北齐天保三年,在全长400余里(约今180公里)的长城防线上,共配置了36座设施完备的戍堡,平均约5公里就有一座戍堡。这道长城护卫着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的西翼,故而防守非常严密。北齐河清二年修筑的轵关长城,用以抵御北周军队的进攻。据《北齐书》卷7《武成帝纪》记载,在这道全长200余里(约今90公里)的防线上,共配置13座戍堡,平均约7公里配置一座戍堡。可见,北朝时期长城的规划与配置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北朝时期构筑长城的施工管理也日益严密。例如,北齐王朝在构筑外线长城期间,设立了都督、刺史、都使和子使等职官,有效保证了长城的顺利建造和日常维护。

  最后,北朝长城既沿袭了战国秦汉长城,又为后世王朝沿用。例如,泰常八年长城在今河北省境内的部分段落,是在战国赵北长城与秦汉长城的基础上修缮和加固的;东魏武定三年长城,则是对100年前北魏畿上塞围长城南线部分段落的沿用;北齐天保六年构筑的外线长城中段,是对北魏泰常八年长城的继续利用;天保七年构筑的外线长城东段利用了北魏太和长堑东段;北齐内线长城在今山西省荷叶坪至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段,沿袭了北魏“畿上塞围”南线和东魏武定三年长城;北周所筑西自雁门关、东至碣石的长城,则是对北齐内线长城的修缮和利用。在此后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北朝长城又为隋、宋和明代长城所利用。可见,北朝时期长城的构筑经验和督管方式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地理学研究”(19ZDA18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