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充当着学术研究的“看门人”和“扩音器”角色。媒体报道研究成果是学者获取社会关注度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冠疫情期间,多位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经由媒体跟踪报道后变得家喻户晓。近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医学和人口健康学院信息专家安迪·塔特索尔(Andy Tattersall)等人在英国连续出版集团(UK Serials Group)旗下期刊《洞见》(Insights)发表研究结果并指出,大部分英国媒体在报道学术研究时,既没有附上原始研究的链接,也没有提供作者、从属机构、出版商和资助者等信息。塔特索尔认为,进一步完善新闻媒体引用学术研究的规范标准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主流媒体的信任感,提高社会调动和运用知识的效率。
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接触和影响受众。然而,社交媒体的科研传播效应往往建立在学者与传统媒体的现有关系之上,传统媒体仍然是公众与科研之间的第一接触点和关键信息来源。对此,塔特索尔表示,学者更需要了解研究内容被不同媒体筛选和使用的过程。媒体报道是否让公众更容易识别研究的作者、从属机构、刊发期刊和项目资助者等信息?读者在访问原始研究的过程中是否遇到付费墙等障碍?为回答此类疑问,塔特索尔等人根据学术出版物社会传播指标(Altmetric)提取了1323份至少包含一名谢菲尔德大学作者的研究论文样本,分析了它们被英国地方媒体或国家级媒体报道的情况。
塔特索尔等人发现,英国的地方和国家级媒体在引用学术研究上存在差异。国家级新闻网站更有可能在文章里附上支持该报道的论文链接,但是其提及引用作者、学术机构或科研资助者的次数远低于地方媒体。国家级媒体报道学术研究的新闻故事更“有机”,更有可能是记者撰写的原创文本,并在文章末尾添加适当的学术引文。相比之下,许多地方媒体高度依赖英国新闻联合社(PA News)提供的新闻素材,其新闻网站充满了弹窗广告和商业网站链接。不同的商业模式致使地方新闻报道只在文中提及研究作者、期刊、学术机构和出版商的名字,很少附上利益相关者的第三方链接。这一发现间接证实了塔特索尔等人对地方媒体是否直接转载英国新闻联合社的新闻专线内容的猜想。总体而言,英国媒体尚未做到将开放获取研究、学者、机构和资助者作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相互关联起来。然而,学术机构和出版商的新闻通稿与地方新闻报道遗漏原始研究的链接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塔特索尔表示,无论人们是否生活在“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正在和科学信息、事实报道争夺关注度。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填充未经证实的新闻内容,虚假新闻报道可能会更严重。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将科学研究、作者、出版商和资助者等利益相关者相互关联起来,有利于重塑公众对科研报道和新闻业的信任,扩大科学的影响力,促进形成一个更加知情的社会。在新闻报道的底部添加带有原始研究链接的格式化引文可能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
(刘雨微/编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